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忍看垂绝笔,谁续断弦音。
精爽今如在,衣冠恨更深。却嗟蜍与志,处世漫侵寻。
长安雨霁东风急,满目春光逾六十。鸳鸯睡暖燕初来,金衣公子正愁湿。
苑墙雾薄花欲然,一声啼出墙东偏。美人楼上暂停绣,歌喉宛啭相留连。
过耳好音真有限,翻讶枝头争睍睆。肩舆驻听还低徊,似向花前催酒盏。
欲凭鼓吹鸣诗肠,青春白日何悠扬。丁丁伐木起遐思,出谷迁乔咏不忘。
桃花夹林馆,宛似武陵溪。醉后抛书枕,梦回闻鸟啼。
水光花墅外,山色小桥西。尽日无来客,徐吟信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