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凋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外,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的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部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的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第三句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终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原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这首诗却别出心裁的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的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他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的表示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巫雨朝飞,湘烟暮压,落花着地犹新。闺中陌上,到处欲断还匀。
摇荡春风形影,连绣户、翠接无痕。寒食近、绣盖金鞍,偏汝暗赚游人。
相思溪上,断红约月,合欢冢上,怨绿黏云。楚楚娟娟,多少蝶梦蜂魂。
又见犀奁赌胜,佳名谁不爱王孙。斜阳处、宝屧初回,馀香犹染湘裙。
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
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
清凉远在南海隅,青鸟衔寄云中书。开缄忍见数行字,阿母手封双泪珠。
为言十载与儿别,复报若翁今永决。五月儿从阙下还,怅望南云寸心折。
水有行舟陆有马,无复升堂拜郎罢。七月秋风起布帆,儿归笑指青山下。
儿今无所愿,愿母寿且康。上堂进荔枝,下堂食槟榔。
槟榔可餐荔可擘,玉立亭亭儿在侧。更种长松当墓前,慈乌结巢年复年。
整泰折,俟皇只。众神感,群灵仪。阴祀设,吉礼施。夜将极,时未移。
只之体,无形象。潜泰幽,洞忽荒。只之出,薆若有。灵无还,天下母。
只之来,遗光景。昭若存,终冥冥。只之至,举欣欣。舞象德,歌成文。
只之坐,同欢豫。泽雨施,化云布。乐八变,声教敷。物咸亨,只是娱。
齐既洁,侍者肃。玉觞进,咸穆穆。飨嘉豢,歆德馨。祚有晋,暨群生。
溢九壤,格天庭。保万寿,延亿龄。
一鞭晴雪关山路,骊歌骤添愁绪。壮岁功名,岩疆保障,拭目看君此去。
殷勤诉与,有涸辙赪鲂,共思苦雨。几辈纷纭,可怜民莫向谁诉。
先朝长驾远抚,翠华临幸日,恩洽垓宇。地拱神京,天临大漠,中外屏藩要处。
时巡待举。愿载道循声,奉迎銮辂。幸与穷黎,转将春气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