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信笔六首

花神不管勒花风,开尽深红到浅红。
未放游人偷眼看,已惊红雨乱濛濛。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飞尽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钿犊朱扉外,宝鸭画堂中。重逢把酒飞盖,倍觉旅愁空。

人有庾徐潘陆,坐有楼台丝竹,那减晋人风。慎莫赋怅怅,亟为拉红红。

吾醉矣,拓金戟,倚长弓。不改狂奴故态,耳语有群公。

官是金闺贵客,身是画溪愁客,客自不相同。起觅铁绰板,高唱大江东。

退食初回鹓鹭群,小斋诗卷坐斜曛。官閒翰墨翻为累,岁晚江湖又送君。

乡社衣冠犹近古,故家医术更斯文。金山寺里邻僧在,应共孤亭望海云。

雪堂高耸玉楼层,驴背寒多不奈登。夜饮略教杯有酒,晨炊谁问甑无蒸。

长安病卧略郎老,野寺吟行贾岛能。应恐出门无觅处,沙头记取屐痕曾。

澄江如练绕枫林,仙峤横江带夕阴。秋满山城飞一雁,门临潮水抵千金。

白云几处怀亲梦,黄叶他乡在客心。无那愁肠偏爱酒,戍楼寒鼓又霜砧。

悲秋仍兔苑,华发几茎新。黄菊频催老,青山久待人。

交情且樽俎,世事各风尘。醉别王孙去,天涯草自春。

岁晚芳残久寂寞,意外还看三四花。不知秋秾何意思,故开白雪回青霞。

孤标遗世谁见得,却为主情难自惜。频泻深杯醉不辞,爱汝后时能独立。

我馀旧梦堕空漫,绝好花愁仔细看。饮罢閒情无住著,扁舟一往水波寒。

二月春风无著处。弄色牵条匀碧雾。可怜吹得绿成阴,湘水渡。

遮难住。细雨轻烟游子路。

欲绾飞花花不顾。也自纷纷飘落絮。赤栏桥外几斜晖,时已暮。

春光去。别绪依依空满树。

冒雪多劳勚,乘危亦苦辛。相逢如借问,不是探梅人。

烟梢深处稳栖翎,标格孤高迥出群。只恐听琴惊梦醒,踏翻松顶一巢云。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亲。

千里间关订会期,别来那拟死生悲。危楼明月闲山影,老圃清霜旧菊枝。

坦腹愧非王氏子,招魂哀寄楚人辞。昨宵舟泊澄潭下,白发苍颜入梦思。

百尺清溪上,阴崖石磴悬。水声人语乱,山骨马蹄穿。

世路偏多险,风尘独有年。那能无间阻,书剑自飘然。

洞里烟霞几许年,胸中梨枣得真传。还家喜见青牛在,渡海仍看白鹤还。

足迹未穷三岛外,梦魂先到五云边。丹台准拟通仙籍,早晚丹书下九天。

承恩策马出都城,回首南天歌友生。讲学同倾肝胆话,论交时笃弟兄情。

鹳鳣有兆报杨氏,通塞还须问子平。驽蹇岂无千里用,盐车长御也难名。

春山缥翠一溪清,满路游人语笑声。自愧非才无异绩,止随风俗顺民情。

炉已开,炭未有,衲僧暖地且相守。忽然乞得火种来,切忌烧脚又烧手。

亿万民灵四百州,衔恩哀慕几时休。
惜回长夜钧天梦,归侍仙都泰帝游。
苍野路遥斑竹恨,翠微宫冷白杨秋。
国人雨泣西郊暮,烟惨风悲亦为愁。
村静蛙声幽,林芳鸟语警。
山樊纷皓葩,陇麦摇青颍。
离怀付西江,归心薄东岭。
忽念饥歉忧,翻令发深省。

冶白倡红渐怯。软衬香蹄蹀躞。罗袜底,綵绷边,看去唾绒无别。

风末。飘忽。认了惊飞蝴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