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茂密、山峰重重、暮色苍苍,峰回路转更叫人迷茫。
目光随着游云追逐那夕阳,脚步跟着山水向前面的小溪流淌。
樵夫下山了,那篝火已熄灭,浅浅的麦地里,牛儿卧在犁旁。
在美如辋川图画的景致中,有一位白发老翁醉扶着青藜手杖。
云门道:在今浙江绍兴。
叠巘:重叠的山峰。
辋川:在陕西蓝田,唐诗人王维在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过一幅《辋川图》
白叟:就是作者自己。
诗题中的“晚步”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云门道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南若耶溪上的一段路,诗中所写之景是诗人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而处处体现着“移步换形”的特点。
颈联短短14个字涉及樵夫、野火、孤烟、牛、犁、小麦等意想,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村春晚图。樵夫下山是动景,牛卧春犁是静景;“樵归野烧孤烟尽”是远景,“牛卧春犁小麦低”是近景。这一联所描绘的整个画面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展现了一派祥和的田园景观,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尾联的精妙之处在于使人通过想象虚写,把自己织进了这幅现实版的辋川图画里,使自己成为与这幅天然图画融为一体的画中人;同时又存在一个画外的自我,诗人仿佛具有分身术,跑到画外欣赏起这幅有自己在内的云门道中晚步图。
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纠缠,兴言谁剪伐。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巧匠何年琢翠屏,一泓秋水在闲庭。岣嵝绿字遥相待,细写文章入汗青。
朝望吴都城,夕入吴都郭。目送三江流,心怀五湖乐。
吴都郭外阊门西,阊门女儿娇欲啼。锦屏朱户唱桃叶,青丝玉壶唤客提。
皋桥泰娘年十七,起舞持杯向人泣。揽环掩袂不胜情,自说吴都异前日。
忆昔吴王都此邦,馆娃宫中兰麝香。三千珠翠空成队,十二金钗谩作行。
梧桐园中梧叶秋,西风飒飒吴王愁。黄金白璧竟何在,昨日红颜今白头。
可怜不特繁华事,富贵看成草头露。故国山河今已非,姑苏台前鹿麋路。
劝君对酒莫言归,华堂一曲白纻衣。千年往事如流水,且向尊前醉落晖。
徵输繁苦赐閒归,仙仗朝辞意未违。昼漏香烟朝远骑,春明雨露滴初衣。
封题入梦悬倾藿,屯戍关情忆采薇。栗里不知休沐罢,西畴农计尚依依。
芙塘曲曲泛舟轻,又逐西风一夜游。恰称蓬窗开侧面,尚留凉月照当头。
芙蓉城外秋涛冷,席帽山前征雁愁。竟日持杯同唱和,归来还约醉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