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信报淮南飞蝗渡江入浙岁事殊可忧感而赋诗

闻说飞蝗起自淮,势如风雨渡江来。我家岁事何须虑,只恐人言不是灾。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群心与物为春久,唤得春风破腊回。
天近自应通信息,梅花不用犯寒来。

冥心压尘鞅,遁迹清溪流。竹下坐垂钓,柳边繫孤舟。

野径入沙际,到门有白鸥。夏雨夜来过,微茫望沧洲。

取醉倒浊醪,茅斋日淹留。长歌沧浪曲,讵为名利谋。

机杼隔篱落,牛羊下林丘。衣食聊自足,安命复何求。

豚鱼自物耳,犹可孚以信。
疑心一芥我,相靡而相刃。
君看易中孚,义取说而异虚心窃贯理,
可不精体认。

闻道边城苦,霏霏八月霜。怜君铁衣冷,不敢爱新凉。

柔情如结。著意凭谁说。春去风翻帘外铁。几度天涯明月。

无端故故思量。绿窗梦远潇湘。啼鸟不知人恨,数声唤落斜阳。

来时似觉秋犹热,去日忽惊秋已深。
一去一来何所益,不如归去旧园林。

涵秋阁上今宵月,当年记得题桐叶。月尚缺时多,人生当奈何。

藤延虬篆古,花月更新主。姊妹且言欢,捻花开笑颜。

夜阁鸣钟辟九关,秋墀斜月照东班。早时清切闻天语,犹未分明识圣颜。

待旦思兼姬孔上,忧民心在舜文间。还知问寝慈闱晓,笑语生孙敕载颁。

万壑萧萧近晚秋,暮天寒雁水悠悠。月明应是多愁思,玉笛霜前自倚楼。

晚雨催寒著破裘,官梅应是动扬州。相思不见苏门隐,好在当年玉局游。

拟向会稽探禹穴,却从吴会下扁舟。不须幸甚门亡恙,翻到旧诗容我不。

道贵无名,德尚寡欲。俗牧其华,我执其朴。人取其荣,余守其辱。

穷巷湫隘,环堵浅局。肩墙弗暨,茅室不刘。潦必陵阶,雨则浸桷。

仰惧濡首,俯惟涂足。妻孥之陋,如彼隶仆。布裳不衽,韦带三续。

将乘白驹,归于空谷。隐士良苦,乐哉势族。

尔乐伊何,志逸乐深。太府堂堂,闲房愔愔。旱不厌日,水不患霖。

入欢卓氏,出玩秦针。宠妻怀目,嬖子娱心。华屏列曜,藻帐垂阴。

缨黻流芳,罗襦解衿。嬿婉之求,一笑千金。忽彼苦诫,甘此所钦。

言往不詶,秘其德音。

采石他山,攻璞南荆。虽无和璧,冀收瑶琼。日月愈久,曾无玉声。

倾心注耳,寂焉靡听。桃李不报,徒劳我诚。瑾不匿华,兰不秘馨。

何惜纤翰,莫慰予情。

我已无言类楚囚,羡君诗思满归舟。狂耽白堕湔尘梦,独倚黄花惜剩秋。

几悲心期存故国,聊从物外觅真游。空江日落愁何极,芦荻萧萧亦白头。

良月家家会暖炉,欣逢今旦庆悬弧。拟欹一曲南飞鹤,来献函关老子图。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闲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杜曲回看十里霞,杏花村里酒帘斜。漫夸尺五风流地,已属城南处士家。

逶迤石屋岭,罨蔼南屏山。森然列翠屏,势欲全湖环。

看山贵看色,岂必穷登攀。譬如绝代人,望远尤珊珊。

参差倚岩树,掩映峰孱颜。浓翠暖欲飞,荡漾如层澜。

微风一披拂,散入虚无间。此景静中会,欲画无荆关。

啼鸟过桥去,清溪入径长。
花藏露榭绿,桐隐夏房香。
静识亡羊理,闲悲斗蚁忙。
小山丛桂底,日检羡门方。

第四桥下风水恶,千斛舟中心骨惊。蛟龙有时舟庙食,鸿雁每岁不南征。

松江太湖会合地,暮雨寒涛交战声。独客倚篷归叹息,崎岖世路何由平!

弓弯霹雳射天狐,惊落双雕万众呼。好语将军休见妒,凌烟曾见几人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