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梁宋都,偶与夫子并。尔来各分飞,岂独岁月永。
往事若有亡,魂交幸俄顷。如从独山宴,坐弄南湖景。
置酒肠已开,论诗心为领。君言此会难,惊悟卧南郢。
人生日月内,觉寐谁能省。适心故为欢,好梦亦所幸。
自吾客遐方,尘事久幽屏。乃知逃空虚,终日思咳謦。
退之尝作《伯夷颂》,纲常更为文章重。小范老子翰墨香,吹醒首阳千古梦。
尔来宇宙三百年,劫灰不坏宁非天。姑苏李侯贤太守,为将手泽归云玄。
因忆右军修禊叙,智永藏之固其所。今比萧翼谁贤愚,豪夺何如能乐与。
君子于物不留意,好德终然胜好古。剑许徐君自有心,书还孔氏非无故。
粟可不食国可辞,较之一纸真毫釐。闻风廉立遽如许,信哉圣人百世师。
西山之薇何独美,向微二子一草耳。东海鲁连死犹生,中书冯道生犹死。
承平文献传至今,品题先后如盍簪。就中何人合愧死,九锡不是夷齐心。
汉安设大响,周穆置高台。三里生云雾,瞬息起冰雷。
空持生识缚,徒用长心灾。慧人恒弃起,庸识屡邅回。
六尘俱不实,三界信悠哉。
湖上足清昼,雨馀生绿阴。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
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
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
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
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
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
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
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
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
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
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
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
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
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铜人泪滴茅人瞰,汉皇寝殿罘罳陷。杜陵狼藉寝文衣,秋风刘郎看磨剑。
赵家冤凑一塔瓶,天阴啼杂马牛声。不道一丘兰上土,有人月黑抱冬青。
此时鬼伯凶如此,日逼诸君上蒿里。只从野外哭忠魂,谁识路旁流义髓。
义髓凝为千载碧,山鹘照眼泉呜咽。家家骨暖一蔂泥,几丛乱稿无寒食。
语溪黄门义丈夫,肯将十汇覆黄垆。树上只容栖怨鸟,田间不敢走妖狐。
墓石官阶都不记,小碑只篆呜呼字。碑前剑草发今春,何人下马双垂泪。
安得烧㼷千万堆,尽掩人间义士骸。万盂麦粥千竿纸,土花开遍髑髅台。
神旗飒飒飘如雨,夜中听唤诸公语。深蒙范式挽灵车,多谢张融著高履。
远林非入山,不足以娱老。此山非远林,山灵亦不好。
远林非我来,安得少烦恼。为我山之中,多结一龛草。
推车两小儿,负书一媪老。笔札以资生,就君学幽讨。
所喜老得朋,岂谓身可保。避乱辽海东,此言何足道。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