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武夷山里一溪横

武夷山里一溪横。晚风清。断霞明。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
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荐芳馨。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酒初醒。映窗丝柳袅烟青。

翠帘慵卷,约砌杏花零。

一自玉郎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暮天微雨洒闲庭。

手挼裙带,无语倚云屏。

凛然凌霜色,本自生丘壑。徙之君子庭,栽培固不薄。

静夜声飂飂,清昼阴漠漠。秀气培檐楹,翠影通帘箔。

知君梁栋材,大匠偶未度。但守岁寒心,闲轩亦不恶。

明月出东墙,万物含余姿。
孤蝉庇繁荫,众鸟栖高枝。
解衣适少事,扪腹知亡奇。
朝与群动作,莫复何所为。
此时不自有,日出还受羁。

阿房但遗基,铜爵亦飘瓦。兹宫制何朝,栋宇妙天下。

溪山最清绝,画手不可写。于今黍离离,客过泪如洒。

乃知营宫殿,徒以业力假。起灭犹浮沤,聚散齐一马。

如何世间士,天运欲持把。此理贯古今,宜有知之者。

布袜青鞋共踏云,七年往事不堪论。
湖山宿草梦魂到,风雨秋镫诗卷存。
后死犹能传耆旧,平生相属□儿孙。
老禅携手经行处,薄采芷兰招楚原。
潇洒精庐此吒家,暑风一幅岩乌纱。
客来祗可烹茶待,旋督山童汲水花。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洗妆楼下伤情路,西风又吹人到。一绺山鬟,半梳苔发,想像新兴闹扫。

塔铃声悄。说鬟尽当年,月明花晓。人在天边,轴帘遥闪茜钗小。

如今顿成往事,回心深院里,也长秋草。上苑云房,官家水殿,惯是萧娘易老。

红颜懊恼。与建业萧家,一般残照。惹甚閒愁,且归斟翠醥。

炎州虽烟瘴,珍果足娱子。子慕离支浆,能令颜色美。

可怜未及餐,仓卒归蒿里。自作翡翠钗,自剪蒲桃绮。

簪服几何时,弃捐箧笥里。汝生既柔脆,汝病复不已。

水土不相宜,卑湿损年纪。家贫药饵少,夭枉非天理。

痛酷五中崩,我罪伊何矣。

暮管青衫湿。念家山、茫茫对此,百端交集。礌块填胸浇不尽,笑向青天长揖。

梦中蚁、日中驹隙,何者人生为不朽,但歧途、如此真堪泣。

肠断也、一声笛。

添衣坐待天河直。倚危樯帽檐欹侧,寒星历历。小聚他时亦增感,几点雪泥鸿迹。

君自整、排风毛翼。我有慈亲离不得,出门心、已作归飞鹢,忆今夕、是何夕。

杜陵一匹好东绢,韦郎上植松两瑽。
唐寅今如曹不兴,有客乞染淞江绫。
前山如笑后如怒,疏林如风密如雾。
黯黯浑疑隔千里,蜿蜿忽辨缘溪路。
黑云沍苍梧,丹霞标赤城。
壮哉画工力,九州通尺屏。
两崖远立觢两角,一道空江浸寥廓。
吴绫本自淞水剪,谁把淄渑辨清浊。
茅斋傍江绝低小,羡尔高居长自好。
今年吴地几鱼鳖,看画转觉心热恼。
黄金壶中一斗汁,我欲濡毫映手湿。
莫教童子误褰翻,忽使痴龙携雨出。

旷野独行迈,宿莽萋以腓。顾瞻宛与洛,第宅纷崔嵬。

山川洵云美,久客当何为。岂无宅所欢,不如故所知。

顾为双黄鹄,奋翅俱高飞。

夕阳古道草萋萋,十里荒烟望欲迷。惆怅年年寒食节,越王台上鹧鸪啼。

春旗几样趁风斜,箫管凄清静不哗。翠涨溪流复山色,绿杨城郭间桃花。

一杯那酹啼鹃恨,千载同怀宿草嗟。却喜连朝红雨歇,杏帘闲问酒人家。

江西派已远,后来无闻人。
许大能诗声,来自浙之滨。
奚奴背锦囊,马蹄踏青春。
来派江西诗,风月浩无垠。
翩翩佳公子,皆绮纨其身。
惟君独不然,每恨无书贫。
胸中国子监,所积皆轮囷。
把酒读君诗,一字一精神。
句里带梅香,不涴半点尘。
家本住孤山,和靖与卜邻。
吾闻诗之天,不在巧与新。
纖浓寄淡泊,清峭寓简淳。
古律尤崛奇,可与子建亲。
此诗实兼之,体具众美纯。
载哦长短篇,音节中韶钧。
少游词如诗,二者皆逼真。
再拜卷锦还,愿言宝所珍。

陵州有节妇,阿桂身姓王。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

荆棘林中宣妙义,蒺藜园里放毫光。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靛流莺过短墙。

问字宵分莲漏迟,新声唱出合欢词。明朝厨下羹汤作,姊妹同看洗手时。

蓦地逢君,且携手、垆边细语。指蜀树、当年烽火,细山鼙鼓。

枫叶满林愁客思,落花遍地迷归路。叹他乡、好况最无多,难常聚。

同是客,君尤苦。两人恨,悲谁诉。看囊中尽矣,酒钱何处。

吾辈无端寒至此,富儿何物骄如许。脱敝裘、付与酒家娘,摇头去。

古院隐檀乐,山门曲径盘。推窗宜小憩,就饭强加餐。

病鹤同僧瘦,梅花与客寒。风泉鸣野壑,仿佛玉琴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