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宝冠寺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
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走到了溪水边,凭倚着石栏;心中的思潮难以表达,只觉得四周阵阵清寒袭人。
那桥下哗哗流淌的泉水,多半是山洞里的白云化成。
我多想在这里住上一阵子,可又正逢一年将尽,对着这美景留恋忘返,再三吟咏,不知不觉已过了夜半时分。
山顶的小湖是如此地寂静,连栖息的大雁,也一声不吭。
注释
雁荡:山名,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东南第一山”。宝冠寺: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
云:说。
夜分:夜半。
荡阴:阴寒之气回荡弥漫。绝顶:最高的山顶。
一雁未曾闻:雁荡山上有雁湖岗,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秋天时鸿雁常来栖宿。这句意谓天寒,雁已离去。

赏析

  宝冠寺是雁荡山四大名刹之一。雁荡山以瀑布奇峰著名,这首诗打破常规,题目是题宝冠寺,重点不写雁荡的峰岩瀑布,甚至无一字写到寺庙,只是描绘环境的幽静,突出自己的心灵感受。

  诗开门见山,首联就把自己置身在山寺中,写环境,抒感受。诗说自己漫步在寺内,在流水边驻足,凭倚着石栏杆,只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清寒。清寒是人对外部气候的感受,没有什么难以表达之处,诗人说“不可云”,是因为山中寒冷,又逢岁暮,自然寒气逼人,这不是诗人唯一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如此幽寂的环境,使诗人心中产生了另一种清寒的感受,这感受很复杂,是淡泊名利、陶洗心境、出世达观等种种感受的总和,因此不可名状,难以叙述概括,只能用“不可云”三字来代表。虽然“不可云”,但必要抒发,诗接着便巧妙地借景达意,说眼见桥下流来清寒的泉水,想到其源头,抬头观望,岩洞谽然,由此便推测流水的清寒,是因为它是石洞中的云朵所化。这样写,境的清寒与人的高洁全都予以表露了。这种表现方法,就是历来诗家所说的“不写之写”,“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元好问《论诗》),不明白说,让读者自己品味。也达到了司空图《诗品》含蓄的标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三、四联仍然用前两联手法,一联抒情,一联以景蕴情。环境如此岑寂,诗人的情怀如此淡泊,境与情吻合无间,诗人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留恋忘返的心情。第三联明白说出自己的情感,在表现时先抑后扬,出句说自己想在这里住段时间,可是正逢年末,非得回家去;因为不能住下的遗憾,对句便写自己在幽阒的环境中反复吟咏,不知不觉到了半夜。这样写,又回照了上文。尾联以景色来反衬心情的淡泊。雁荡山顶有湖,四季不干,是越冬大雁栖息的所在,雁荡山即以此得名。诗写听不见一声雁鸣,是实事,同时用以突出夜深时万籁俱静的场面。诗人在这样的深夜尚不回去,他的胸怀就自然可知了。

  诗的第二联“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是众口传颂的名联。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由水的寒想到高处的寒,由高处又想到云与水的关系,从而把两者相联系,表现那一特定环境与特定心情,赵师秀对云水之间常常产生通感,喜欢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场景,或硬把它们相互联系,如他在另一首名作《薛氏瓜庐》中写道:“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诗这联,元方回《瀛奎律髓》曾指出是参考了唐杜荀鹤的“只应松上鹤,便是洞中人”句,这是从构思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从赵师秀喜在云与水上做文章的角度上看,诗更接近于武陵《赠王隐人》“飞来南浦水,半是华山云”句。赵师秀以苦吟出名,他曾经对人说:“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矣。”(宋刘克庄《野谷集序》)他在写这联诗时,极有可能受到杜荀鹤、于武陵诗的启发。

  赵师秀曾经选贾岛、姚合诗为《二妙集》,他的这首诗的风格即近似贾岛、姚合,诗面不用典故,写景造境简易平淡,结构严谨,意境清瘦,琢磨锻炼得不露痕迹。“永嘉四灵”的诗讲究雕镌后的归真,即纯用白描手法,绘景写情,虽然气格有些局促,但在当时江西诗派踔厉诗坛的情况下,无疑是给沉闷中注入了新鲜空气。赵师秀在“四灵”中成就最高,这首诗又是他的代表作,从此可以窥见“四灵”诗风的特点。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山桃红花满山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情。
寄宿深山寺,惟逢老病僧。风吹几世树,云暗暮秋灯。
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

客里忘形足笑歌,西风吹恨落庭柯。不随远别情怀恶,况是中年感慨多。

熟路马蹄偏馺?,旧时廌角转嵯峨。从今侧耳朝阳凤,时借馀辉到涧阿。

角声呜咽梅花老,远客夜长风草草。起倾冻酒浇愁胸,愁思转多杯恨小。

人生石火斯须期,月转楼西角又吹。咍台一枕华胥梦,明日看山笏拄颐。

王乔吹笙去,列子御风还。至人绝华念,出入有无间。

千载但闻名,不见冰玉颜。长啸空宇碧,何许蓬莱山。

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暨臣父综,遭时之难。

卯金失御,邦家毁乱。适兹我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

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污。

释放巾褐,受职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极枢。

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愿之始。亦惟宠遇,心存足止。

重值文皇,建号东宫。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

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报,委世以终。

嗟臣蔑贱,惟昆及弟。幸生幸育,托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

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悟圣朝,仁泽流盈。追录先臣,悯共无成。

是济是拔,被以殊荣。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扬声。

及臣斯陋,实暗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复傅东宫,继世荷辉。

才不逮先,是忝是违。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

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孰能忍愧,臣实与居。

夙夜反侧,克民自论。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

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星斗淡欲落,银河白向斜。
人间独梦蚁,树杪已闻鸦。
池水偷山影,朝阳禅月华。
升沈无限事,秋草满天涯。

荒蹊腊雪春尚埋,我初独与徐生来。城高树古禽鸟野,声响格磔寒毰毸。

颓垣败屋巍然在,略可远眺临倾台。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

渐诛榛莽辨草树,颇有桃李当墙隈。欣然便拟趁时节,斤锄日夕劳耘培。

新年风色日渐好,晴天仰见雁已回。枯根老脉冻不发,绕之百匝空徘徊。

顽姿野态烦造化,勾芒不肯先喣吹。酒酣几欲轰大鼓,惊起龙蛰驱春雷。

偶然不到才数日,颜色一变由谁催。翠芽红粒迸条出,纤趺嫩萼如剪裁。

卧槎烧蘖亦强发,老朽不避众艳咍。姹然山杏开最早,其馀红白各自媒。

初开盛发与零落,皆有意思牵人怀。众芳勿使一时发,当令一落续一开。

毕春应须酒万斛,与子共醉三千杯。

出关雄镇屹然增,萤惑中朝议沸腾。房琯车防函谷溃,赵鞅甲忌晋阳兴。

移文足饷来何缓,主款挠权罢不能。四载成劳一回首,飞狐拒马昔游曾。

少年雄志事,蒙难誓恢复。人事多乖违,湘累忆初服。

便欲入山深,残年付僧粥。钟鱼倘得力,托命老尊宿。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

梵宫千尺拥姑苏,势压吴江与太湖。惟有生公堂下石,不知今更点头无。

觉来窗全白,天阴日未上。倚楼眺大江,早潮来泱漭。

柳岸翠迎眸,前汀平若掌。水禽波际戏,渔笛烟中响。

卧病久郁陶,览兹觉神爽。惜无骚客来,同持一樽赏。

学飞乳燕绕回廊,出水芙渠冉冉香。曲院花凝晨露润,小窗人耐晚风凉。

莺梭乱织千条柳,蛙吹时喧半亩塘。欹枕横斜书数卷,了将清课日初长。

笑我区区亦强为,故园荒矣欲何之。读书测海持螺测,学道窥天以管窥。

疲俗不禁新疾苦,滥官难抚旧疮痍。才微任重宜求退,自有当途国手医。

时屯宁易犯。
俗险信难羣。
坎坛元淑赋。
顿挫敬通文。
遽沦班姬宠。
夙窆贾生坟。
短俗同如此。
长叹何足云。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彷佛、见山清气。

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

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

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短剑悲歌浙水湾,疾风吹梦到西山。
应知薇蕨同滋味,莫道匡时更辙环。

心然法法死,大用始全举。的的彻生生,互非互相许。

鲤鱼风起江涛恶,昨夜郎船何处泊。武昌遥望天上头,客梦况隔巴江秋。

杜鹃不解催归去,处处征帆送津树。日落黄陵古庙烟,秋风那顾客衣穿。

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声中堕寒月。红颜寂寞宁自嗟,只念游子羁天涯,破屋孤镫枕如水,也应似妾空闺里。

匹马萧萧出海邦,轻裘缓带碧油幢。望悬合浦人千里,歌彻骊驹笛一腔。

方岳诸侯谁是长,文章国士已无双。凭君保障消残垒,不必谈兵筑受降。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