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馀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抬头望去,孤城已好像和白云连在一起,多年以来,这座古城一直矗立在信江西畔,荒凉孤寂。

当年的官舍已被秋草淹没,空空如洗;城墙上的城垛尚在,见一声声乌鸦的啼叫从旷野响起。

站在城头眺望,平沙辽远渺渺使人迷茫,落日西垂,渐渐地快与城上的游客在同一高度上了。

只有无知的鸟儿不懂历史变迁和国势盛衰,不分朝暮地在弋阳溪水上飞来飞去。

注释

馀(yú)干:唐代饶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馀,即余。

孤城:馀干古城原在一座小山上,故称“孤城”。

楚水:淮水,这里指信江。馀干古城原在余江、汉江西北。

女墙:城墙上的城垛。

亭亭:高耸的样子。

陵谷变:山陵变成深谷,深谷变成高山。因馀干县城后从山上搬到山下,所以说“陵谷变”。

弋(yì)阳溪:弋阳与馀干相连的一条小溪,在信江中游。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所描绘的山水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荒凉古城,无可赏心悦目,并非欣赏对象,而只是诗人思想的例证,感情的寄托,引人沉思感伤,缅怀历史,鉴照现实。所以这诗不但在处理题材中有虚构和想象,而且在诗的结构上也突出于表现诗人情怀和自我形象。诗人满怀忧国忧民的心情,引导人们登临这高险荒凉的古城、空城、荒城、指点人们注意那些足以引为鉴戒的历史遗迹,激发人们感情上共鸣,促使人们思想上深省。

  首联扣题,开篇即点明诗人登上馀干古县城后看到的景象:馀干古县城地势较高。周围又没有其他城乡相连,因被废弃又无人居住,俨然成了一座孤城,在城下抬头望去,已好像和白云连在一起,多年以来,这座古城一直矗立在楚水西畔,荒凉而孤独。首句中诗人站在城下,第二句的视角已转为凭楼远眺,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自己位置的转移:不论是“与白云齐”还是“万古荒凉”,都带有夸张的意味,意在表现馀干县城被抛弃后的沉寂和冷落。这既是客观意象的反映,同时也含有诗人自己的感情。

  首联写的是古城全景,颔联中视角转入城内。诗人先写“官舍”,这昔日繁华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被越来越高的蓬篙掩埋了起来;随后再写“女墙”,城墙还在,可是巡防的将士已经不见踪影,到了夜甲。城楼上看不到守夜人点亮的火光,只能听见一声声乌鸦的啼叫从旷野响起。“已空”对应“犹在”,物是人非之感顿生。“秋草”与“夜乌”两个带有冷色调的意象,承接首联中的‘’荒凉”一词,把古县城的残破和冷清刻画得淋漓尽致。

  视角再次转移,诗人在颈联中着意描写城外的景象。站在城头向远处眺望,只能看见茫茫的沙地,大风骤起,卷起遮天蔽日的黄沙,向着天边无尽处卷席而去;此时正是黄昏时分,落日西垂,渐渐地快与城上的游客在同一高度上了。县城周围,理应是村舍农田,而诗中却尽是茫茫“平沙”;再者,县城治所虽然迁移,不该导致所有百姓随之搬迁,可这里的人却纷纷选择了离开了。联系当时背景,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七年之久,战区自然是烽火遍地,其他州县自然也会受到战争的影响,趁乱而起的诸侯、盗寇,无不成了鱼肉百l姓的黑暗力量。举国上下,为了保命,为了生存,人民莫不纷纷迁徙,背井离乡。颈联中的“落日”,既是自然景观,又暗含诗人对国家命运忧虑

  只有无知的鸟儿不懂历史变迁和国势盛衰,不分朝暮地在弋阳溪水上飞来飞去。尾联化用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的诗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十月之交》旨在通过写周幽王时期发生的日食以及后来一系列“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的自然灾难,以对当时西周统治者宠信小人、政治腐败的现状提出警告。刘长卿把《十月之交》中的名句化川在这首诗里,看似闲笔,实际上是委婉地对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提出批判,又有劝诫之意,比之正面警示更加含蓄,也更深刻。

  从形式美学上看,这首诗歌在结构上呈现出了一种内在的美学对称。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形成了诗歌画面的近景与远景,色彩与声响。首尾两联各用一个主语,句式相似,对应工稳。巧妙的诗歌结构不仅保持了诗歌形式上的对称之美,更形成了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变化。特别是首尾两联语意绵密,上下勾连,一气不断,更是产生了不同的音律效果。首联迫促,如异峰突起,强化了孤城的万古荒凉,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觉震撼效果。尾联低缓,便于诗人悲痛压抑情感的抒发,有如幽谷哀筝,幽恨绵长。诗歌就在结构的统摄之下,不为篇幅所窘,不为法度所限,于严格的体式中,气韵飞动,神思飞扬。使这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馀干县城,不仅是一座孤城,更是一座诗人心灵的荒城。无怪乎前人评说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能写得如此沉迷哀婉、深沉悲凉,且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正是诗人“炼饰”功夫所至。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馀干,诗人被贬谪,是由于为官正直不阿而遭诬陷,因此他深感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官场污浊。刘长卿途经馀干之时,又刚刚经过军阀战乱,触处都见战争创伤,显出国家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状,使诗人更加为唐朝国运深忧,故而写下了这首诗。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潜军渡马邑,扬旆掩龙城。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城中担上买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

山刻霜馀骨,梅临水底枝。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

太极生真主,中原有圣人。圜丘尊上帝,大旅合群神。

行马帷宫肃,乘龙法驾驯。礼容旅日月,文德动星辰。

剑履陪祠古,咸英作乐新。东方虚小次,午陛彻华茵。

吉土繇诚享,高穹以道亲。烛坛旅景集,升燎福祥臻。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万灵今受记,长此奉尧仁。

笃笃笃,日长正午睡初熟。谁其扣门访幽独,见他利喙啄枯木。

枯木中间能有几,小虫何足饱尔腹,尽日劳苦食不足。

笃笃笃,此声尚且聒人耳,人之多言宁不渎。戒之哉,笃笃笃。

吾侪生长太平时,不谓年来逢乱离。
此别要烦君自重,相期重筑太平基。

颓垣落水半平江,乔木风呼不易降。耕出珠玑时得一,道逢麟凤不成双。

潮声半夜珠寒渚,月色深秋照旧窗。唯有鱼盐城下市,樯乌想望集瓶缸。

中郎故是渥洼种,不受世人金络头。十年一衲作僧过,卧看烟雨明沙鸥。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千鸦俱不入,百怪尽消除。

一从西陵育蚕始,开我万世资生原。五亩桥边树桑柘,衣裳乃服由轩辕。

王泽寖衰不下究,弃置田庐作园囿。闾阎无复采桑人,却欲重重被文绣。

吁嗟皇妃躬祀夫人缫,岂敢恶逸为勤劳。公桑蚕室古来重,里罚有布惩不毛。

崇阳拔茶易桑植,乖厓卓有先几识。四野阴稠桑作林,襄城歌舞忠宣德。

上有作者民斯从,三吴非复当时风。一花一木务珍玩,饲蚕树老烟芜丛。

兹图宛然含讽意,彷佛东郊劝蚕事。桑阴筐篓去复来,屋里妇姑忙不寐。

簇箔层层候起眠,窖蚕缫丝说去年。却叹官租犹未了,莫教重贡八蚕绵。

书来读罢更销魂,双袖频揩泪眼昏。怪底经年成阔绝,可怜垂死幸生存。

山中著作应千古,海内交游孰并论。我付相思与无忌,殷勤重访百花村。

伎俩无多子,逍遥自许时。闲愁且莫著双眉。恰有梅香一点、到幽闺。
宠辱棋翻局,光阴鸟度枝。颓然径醉是便宜。拟倩潭风吹绿、涨瑶卮。
浅约未曾来。一迳苍苔。缃桃无数棘花开。怪得闭门机杼静,挑菜初回。
幽树鸟声催。欲去徘徊。□□别久易相猜。幽绪一晴无处著,戏打青梅。
堂堂百尺楼,制作极华丽。
山围与水绕,秀色相妩媚。
上无狐鼠窥,下有鱼龙畏。
宾友升清虚,夷落耸瞻视。
南陲粗安堵,北鄙方举燧。
倚楼独何为,尚下忧国泪。

险绝惟双剑,迢遥一线通。水分巴字峡,山接汉王宫。

梯石来天上,穿云入地中。无知怜李特,漫欲守蚕丛。

家乡到日许谁知,默默相逢绝路岐。
莫谓海门风浪恶,干戈元是太平基。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邪魔并百怪,一见便消除。
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
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
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

远水难浮济上舠,燕云遥隔暮山高。凄凉少日同秦赘,牢落吟怀入楚骚。

薄禄未成陔养志,孱躯敢怨简书劳。茂陵病客君知否,霜雪低催鬓二毛。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