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注释
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语。
朝回:朝见皇帝后返回本土。
望帝乡:述其依恋不舍之情。
帝乡:京城。
乌孙: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处借指唐代的西域国家。
不称王:放弃王号,即内服于唐朝。
兵气销为日月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赏析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猜你喜欢
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
骢马入关西,白云独何适。相思烟水外,唯有心不隔。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冷空澹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艳晨易午。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

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散红缕。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

乘盖争避处。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恨春太妒。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

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峭寒暮。更萧萧、陇头人去。

墙根有地一弓许,人言可种数十竹。翁来只作三年留,仅比浮屠桑下宿。

竹成须待五六年,我已归乡卜新筑。园夫笑谓主人言,不如锄苗种罂粟。

二月春风上翠茎,三月轻红照深绿。嫣花落尽罂不空,碎粒圆时粟初熟。

乳膏自入崖蜜甜,满贮醍醐饮僧粥。与其种竹供后人,孰若栽花资老腹。

人间作计真眼前,万事皆尔真可怜。十年种木尚不肯,百年种德知何缘。

倚锄自顾颇羞涩,病眼对花空惘然。

巉岩石壁半攲斜,茅栗丛中菊渐华。风里断鸿书带草,山头飞叶汉浮槎。

柂楼索莫吟秋笛,戍火青荧咽暮笳。争似渔翁最萧散,晚来和月卧芦花。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
垂泪送行人,湿破红妆面。玉指袖中弹,一曲清商怨。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
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
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
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
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
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
我生之辰木入斗,乌啼东井命壁守。
壁为文府斗为岁,许我文章播人口。
二龄能言学诵诗,四龄指字识某某。
五龄琢句对虚实,联青俪黄配奇耦。
客来当座赋短章,四韵不待八叉手。
九龄《六经》已毕读,掩卷背诵无掣肘。
丰仪翩翩秋宇鹤,颜色濯濯春月柳。
乡闾每辱师长爱,学校耻与儿童友。
毫分缕析辩同异,务植嘉谷去稂莠。
挥毫直欲五色烂,倚马未肯一字苟。
龙蛇拟将赤手搏,富贵谓可拾芥取。
文场驰骋竟一蹶,鬐鬛局促俯其首。
归来焚膏坐长夜,盥栉不暇面尘垢。
淬锋砺锷期再策,狐豕隳突群兕吼。
岂惟文运遭屯否,无乃历数厄阳九。
自惭定乱匪铅椠,束缚经传事南亩。
耕童樵稚课朱墨,涂抹破砚扫敝帚。
东藩诸侯遂见征,白璧玄篸贲林薮。
屡辞不获始强起,野服长揖坐谈久。
青闺漏箭传午滴,紫幕炉薰散春牖。
时翻玉检题鸾凤,复赐银笺篆科蚪。
鹃啼花落燕莺飞,顷刻浮云变苍狗。
迁逐西行泣楚囚,仓卒弗及拜慈母。
初移钟离复入汴,山路匍匐十日走。
皮焦足胝汗浃踵,手策羸蹇背有负。
囊资空乏衣破裂,无以补缀谋诸妇。
妇言别久簪珥空,借旧乞邻无不有。
高堂姑老茧女幼,日羞鱼釐买梨藕。
恐无纨帛御姑寒,安得吴绵为君厚。
余闻愧赧双脸赤,洒泪出门心欲朽。
病躯有仆不得将,药食扶持赖亲旧。
寒沙古垒泣英灵,落日疏林啸猿狖。
前途尚远节屡换,白露应候月在酉。
荣枯万变类观弈,忧愤百结如错钮。
筋力衰颓卧犹倦,须发颁白照逾丑。
尽将得失付忘言,且醉梁园一樽酒。

张掖国西门,中丞山甫论。从天下节钺,绝塞驻戎轩。

蛮赋千邦入,威名万里存。空传汉出使,此路去河源。

远闻香淡近闻浓,紫穗丝丝吐雪茸。
不识幽人殢姝子,儿曹方醉木芙蓉。
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
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伏桐花报与知。

豪客与修士,志趣本异途。胡为相比例,毋乃天渊殊。

谁肯安韦素,寂寞古为徒。让君有侠骨,挥霍千金娱。

我惟苦面壁,积学十年馀。吾道足千古,何必较赢输!

携手踏莎行,微茫草径缺。幽人兴未已,芒屦穿林樾。

村墟上暮烟,衣袂微风发。遥寻钟磬音,远公庐暂歇。

乘兴复登高,东岭起明月。皓色坠深潭,清光见毫发。

远树何苍苍,云峰忽出没。盘礴夜转深,零露浸履袜。

营营青蝇挥不去,为问适从何处来。
病人埃郁思一洗,沈李浮瓜亦快哉。

芳草已倦绿,老树犹酣青。间径糁细花,晚气失幽馨。

群鸣羡禽众,孤赏凄客零。方园不盈亩,一日且百经。

认兹双履迹,朝来杳以冥。邻沽足吾醉,清风吹牖楹。

五马专城旧著勋,词坛况复雅能文。高淩石室千层峻,清切端溪一派分。

但有君恩酬湛露,不须亲舍忆停云。何如满酌流霞日,奏入神明陆使君。

二三浅坎在松根,传说潜龙或上云。
直待虎头来战汝,蚤从南亩看飞尘。

春田滑达警犍牛,处处枌杨似宛丘。雪后晚风禁不得,一刀寒月过徐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