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浮景无根株,逝川不可留。昨日瑶草春,今朝蓬梗秋。
鼎食岂不美,酖毒潜戈矛。华轩岂不贵,长路能摧辀。
子胥弃吴江,屈原赴湘流。韩彭竟菹醢,萧樊亦累囚。
何如张子房,脱屣万户侯。深韬黄石略,去从赤松游。
天下慢朝周,君王瑶水流。一朝规问鼎,千里御还骝。
故国无归日,丛祠几换秋。诜诜耳孙庆,惟烈在仁柔。
长河积雨晓弥漫,却爱轻风引碧澜。会得邹人柯氏意,庄生幻语不须看,
晓辞天陛出金台,仗剑分携亦壮哉。玉署已看书最绩,江亭暂共对离杯。
秋经冀北霜初凛,冬去江南梅正开。扫遍松楸无久恋,都门指日候重来。
清晨凝望处,缭绕自成围。荔熟浑疑火,荷翻可作衣。
疏烟笼树浅,初日照林微。坐听閒蝉噪,寥寥共息机。
小雨凉添夜,兰芬润袭衣。晓屏山曲曲,长若梦思归。
乍散还乍聚,疑烟复疑水。清光出云中,皎皎如初洗。
世路机兼阱,人情楯与矛。客能知许事,兀兀一时休。
蔡京奸计假荆公,绍述虽同事岂同。不向岭南消祸本,更从海上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