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鉴赏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创作背景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兄弟梅矾是水仙,曝根向暖种宜先。银台金盏惟须酒,不可无渠对雪天。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长短春草绿。
缘阶如有情。
卷施心独苦。
抽却死还生。
睹物知妾意。
希君种後庭。
闲时当采掇。
念此莫相轻。

渴日出林表,炎风下高山。火旻云去微,谷井泉来悭。

晨露薄不濡,夕氛横空殷。百卉变其姿,蕉萃侔榛菅。

深居废寝兴,无计离人寰。而况蚩蚩氓,谋食良已艰。

眷此负耒勤,羡彼濯流还。素月方东生,易忍桑榆间。

乃悟处乱规,无营心自閒。讵如触热人,未老毛发班。

坐须爽节至,一尊散襟颜。

世乱遂无山水乐,十年面壁海藏楼。金陵金口诗成卷,却怪茶村爱远游。

倦柳惊鸦,澄湖低月,坠霜初度篷罅。摇落心情,交加魂梦,水天离思难写。

赋笺词笔,忆相见、秋娘淡雅。凄凉只在,学绣村边,晓钟敲罢。

可能负却西风,两桨来时,暮云凝乍。啼红唾碧,衫痕犹涴,尚记那回帘下。

怨人轻别,是才识、香囊分麝。孤鸿遥去,说与教知,酒醒今夜。

五云扶辇下清厢,宝帙初开第一章。
旋卷班联回广殿,稍留笑语萃公堂。
紫霄近侍连镳过,黄发元臣照座光。
顾我自惭陪胜会,酒清人散卧斜阳。

儒冠跋涉敢辞劳,直以诗书化不毛。盛世用文兴礼乐,黉宫接武贡英髦。

密依坛杏登弦诵,独对山茶设醴醪。会见毓才功第一,归来宫锦赐新袍。

老病思明主,乾坤入苦吟。秋风茅屋句,春日杜鹃心。

诗史孤忠在,文星万古沉。祇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

剪彩为花花异常,枝枝点缀作春光。都缘不惹闲蜂蝶,胜似浮花浪蕊香。

纸阁月斜时,浅水溪深处。梦绕梅花影半窗,各自垂帘做。

高出是瑶台,不肯轻归去。却笑三三五五群,水上闲鸥鹭。

云水乡中泛一槎,利人方便望无奢。七星宝剑遗何用,返尔英雄造国家。

天工如巧匠,洞山斫山骨。要使海可穿,漏此月中窟。

势若猿臂伸,矫甚龙角突。安知鸿濛前,一一斧斤伐。

山灵偶出音,引流透一发。下视谁当扪,震掉郁咆勃。

岩扃寂寂几经春,中有神仙隔世尘。不假栋梁为大厦,尽藏今古往来人。

五龙戢号,云鸟纂纪。淳化既离,义风载始。轩冕垂容,文教乃理。

奕奕洪族,盛德丰祀。

于赫皇吴,应天统元。丞相文烈,公光赞勋。九命皇耀,茂德弥勤。

华黻袭藻,金石载振。

渊哉陆生,丕显洪胄。亦崇懿风,邈此弘裕。无竞厥德,丰光伊茂。

文以义好,施以仁富。

山积惟峻,道隆名遐。潜景在渊,龙跃承华。既淑尔仪,谁不允嘉。

有漼重渊,载清其波。

济济皇朝,峨峨髦士。序爵以贤,惟俊萃止。翩翻二宫,令问不已。

乃迁华阁,皇典斯纪。

思文大谟,恢我王猷。清风肆穆,雅宪允休。迈彼江川,邈此北流。

微言兰馥,玉藻云浮。

遭时之险,虎宰滔天。凭德美重,絷此俊贤。休否既亨,名以德渊。

清徽伊铄,赞之弥坚。

明明大象,玄鉴照微。显允君子,求福不回。善挹馀庆,险以德祈。

澄浊以清,罔有不晖。

释彼短寄,乐此窈冥。形以神和,思以情新。青云方乘,芳饵可捐。

达观在一,万物自宾。

制动以静,秘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关楗重闭,谁和子音。

瞻彼晨风,思托茂林。

偶持使节过中州,帝子相看意气投。德誉不殊河献侣,诗才堪作杜陵俦。

草堂醉我青春宴,郊舍怜君信宿留。携手高台极目处,神京海甸总悠悠。

秋山风起野云飞,雁度空江影渐微。高处乾坤双眼尽,閒边丘壑几人归。

漫教白发凌寒色,还伴黄花对晚晖。抚景且同并一醉,年来谁复问缁衣。

楚天西首路,槜李记曾游。店宿灯悬梦,堤行草唤愁。

玉澄湖水晓,画展囿亭秋。小艇枯杨趾,重来为系留。

未透祖师关,千难与万难。既透祖师关,千难与万难。

未透时难即且置,既透了因甚么却难。放下笊篱虽得价,动他杓柄大无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