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是说作者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主要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就是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溪云障微阴,竹风消午暑。行穷紫翠间,金榜开梵宇。
残僧四五辈,衣破貌淳古。碧筒?寒泉,屋角挂飞雨。
高堂俨遗像,丹青烂圭且。当时立廊庙,兄弟皆接武。
谁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石麟卧斜阳,断碣枕庭庑。
悟此笑世人,微荣何足数。
公馀赓载不曾閒,一段风流嗣建安。霜月西窗谁画取,诗人双耸玉楼寒。
魏亭之北朱贤良,三十文章逼汉唐。矫矫云龙行碧落,飘飘天马脱丝缰。
山罍牺象珠凡器,苍玉珠玑多异光。太史遗书窥石室,春秋大义揭王纲。
方驰健步今文苑,未策奇勋古战场。才似贾生谁敢忌,名班黄宪遽先伤。
严君痛失鹓鸾羽,令弟哀思鸿雁行。怅望斗牛铺紫气,呜呼兰桂陨秋霜。
故人秉笔争称述,稚子应门待振扬。鸾草琅玕明月照,新坟夏屋白云长。
临江孤客怀畴昔,今日生刍空自将。
东湖东畔有鲈乡。绿遍旧垂杨。故人问我移家处,隔秋云、一线溪长。
恼乱比邻鹅鸭,传呼日夕牛羊。
玉缸分碧过苔墙。薄醉引新凉。茅堂不为斜阳闭,怕年时、燕子思量。
荷叶青裁衫袖,竹根淡约钗梁。
一水中盘纡,绕作羊肠曲。夹岸两苍龙,并以神力束。
飞空舞爪牙,数里势相属。饮涧喷寒泉,琤琮落碎玉。
散成轻雪花,聚入澄潭渌。跳珠偶一沾,朱炎失蒸溽。
缅彼昌黎叟,兹地蒙采录。人与境千年,美句谁能续。
孤踪幸一过,聊以资遐瞩。相戒勿题崖,庶免山灵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