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吁嗟人兮,人生凡几何。汝胡不思兮,故为扰扰而纷纷。
人生如一梦兮,万事如浮云。汝胡不思兮,胡不为直道兮。
胡为薄物细故兮,疲精而劳神。汝之所得兮,余以为失兮。
汝之所失兮,余以为得兮。汝胡不思兮,胡不为义而为仁。
仁义之道如大路兮,人皆可以行兮,汝反以为艰兮。
汝胡不思兮,胡为失性而离真。祸既自召兮,福亦自弃兮。
汝胡不思兮,胡为乎灾及其身。善恶之报各以其类至兮,汝胡不思兮,胡不观乎古之人与今之人。
嗟予言不可忽兮,汝胡不思兮。汝其书诸绅,吁嗟人兮。
千重万重莲瓣山,小天包在山中间。神椎凿门石扇裂,冷香迸出桃花湾。
渔郎寻春踏溪尾,撞入桃花小天里。荒村人家无几家,五百年来孙换子。
不邑不城无忧乡,驾云为屋霞为墙。丹鸡叫烟桂岩冷,白牛耕雨芝田香。
眼中惊见尘中客,持酒争来问乡国。鹿走荒山西复东,龙渡长江又南北。
听阑此语意猖狂,月明假榻松间房。明朝出山重回首,山迷水乱云茫茫。
武陵太守意未省,强要寻源造灵境。若使灵境长可通,淳俗定变浇漓风。
黄金鸑鷟碧琉璃,华阙晴开翠凤旗。宿雨清尘催淑景,千门杨柳绿丝丝。
樽罍清兴与谁分,月下冠裳气薄云。秋景夜销银烛烬,露华凉皱葛衣纹。
文衡自省精研定,酒圣人推剧饮醺。今日车书归一统,通州河下即江濆。
浮山若浮云,梗寄沧江滨。坤舆辟句秘,洞壑清且真。
绝顶窥天池,青光摇奫沦。石理成芙蕖,閟此万古春。
岌岌绕云梯,竦步趋嶙刚。循岩百折下,苔滑铺绿茵。
蹈险学猱掷,扪石疑鳞皴。梵宇何窈窕,风扫无纤尘。
连云既贡巧,壁立尤趁人。左旋复右转,曲径环风轮。
涧道拟桃源,飞流纡长绅。相将至总岩,妙绝如有神。
石穴成蜂房,玲珑无比伦。错出不胜指,骇愕嗟奇珍。
崖窟象无定,造作曲洪钧。怪此石众夥,万新无一陈。
晨兴至曛黑,攀陟忘艰辛。山灵应有缘,我欲问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