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祗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
先生早贵当天升,文章尔雅传六经。腹包万卷书纵横,玉堂草制群公惊。
绣鞯绿发趋承明,意气已向沙堤行。出入四纪更宠荣,声华摩空郁峥嵘。
坐啸十郡历九卿,视公进退为重轻。圣神天子开延英,丞辖政地思仪型。
中开香火祠殊庭,石林高卧忧苍生。五载筦钥司陪京,貔貅百万环屯营。
大江千里依长城,控制勍敌坚其盟。诏书移镇来旆旌,山川草木知威名。
潢池桴鼓令不鸣,尽归戏下息斗争。维师鹰扬宇宙清,指顾号令驱风霆。
小试擒纵孰敢撄,部曲爱戴如父兄。太阿龙泉发新硎,逆顺之势如建瓴。
纶巾羽扇宽作程,韬略堂堂时俗评。乞师未用牛酒迎,胸次自有堂上兵。
奸宄革面输忠诚,碧海不复鳄鲵腥。细数前辈存典刑,烂烂伴月唯长庚。
岁时建巳岳降灵,三奇天运乙丙丁。良辰乐事非难并,香凝燕寝合鼓笙。
舞翻流雪歌啭莺,儿孙绕膝奉兕觥。安舆綵服寿且宁,五福共应南极星。
庞眉鹤骨超篯铿,清都绛阙吞蓬瀛。明年正拜居阿衡,炉锤造化推至诚。
黼藻王度重丹青,云龙会遇真千龄。羲和日驭无亏盈,永佐火德辉炎精。
少小慕节义,沟壑诚所安。檃括游燕都,侯王不可干。
甘从渭滨叟,垂老尚投竿。于世无一能,性颇好词翰。
王子钦姊节,兴言涕汍澜。两髦尚如见,廿年骨已寒。
丐余书贞石,庶几垂不刊。吾书复自读,亦能清肺肝。
一扫齐、梁习,谅可追孟、韩。
野火黏堤,寒云啮垒,霜空竟日飞鸿响。客里登楼穷目,衰柳无行。
尽回肠。冷眼论兵,愁心呷酒,无多景物供吟赏。最爱青山,也似北顾仓皇。
寄奴乡。
霸气消沈,剩呜咽、回潮东注,永嘉几许流人,惟馀叔宝神伤。
感茫茫。又玉龙吹起,一片西风鳞甲,江山如此,几曲阑干,立尽斜阳。
萧瑟西风,啼螀满院,辘轳声歇。流萤暗照,归思顿添凄切。
更那堪、近来音稀,盈盈一水如迢迭。想当初相聚,而今难再,愁肠空结。
从别。数更节。念契阔情悰,惊心岁月。旧游梦断,此恨凭谁堪说。
渐江天、香老蘋洲,征鸿不向愁时缺。待听残、暮雨梧桐,一夜啼红血。
无多春色,讶玉颜笑浅,暗窥篱密。换了霓裳,不似罗浮旧相识。
薄醉朦胧未醒,疑夜雨、小楼遥忆。算九九、匀遍胭脂,和露晓妆湿。
欹立。帽檐侧。似九英映人,趁迎朝日。炼砂剩液。寒鹤低头啄苔碧。
应忆洗多渐减,仍冷抱、冰魂如昔。甚出塞、声断续,坐闻怨笛。
浩荡乾坤大,羁栖岁月深。他乡对寒食,愁思满淮阴。
诗句惭孤咏,春花孰共寻。相逢同郡子,时复一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