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遥看鸟道浑无路,但一涧、沿花去。涧尽忽逢云宿处。
藤萝日月,莓苔今古,撑得娲天住。
阴阴石磴鸣仙鼠,百状虬龙向人舞。足下分明闻密语。
沾衣空翠,濛濛烟雾,忽作山中雨。
春草借雨力,一雨生最易。数日不窥园,蔓延无隙地。
茸茸遍阶除,当足难引避。
昔我归山中,敬访江郎石。相逢草莽间,意气两测识。
电露无恒期,烟霞有真色。黄泥天鸡两,感子何所适。
葛洪以丹砂,玄圣终沙碛。通潜自天行,达者固无窒。
赠子白云篇,心知讵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