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贫苦百姓没有炉火而烘热地面睡觉,夜半冻得无法睡,只能站着挨冻,苦楚呼号不已。
似箭的寒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带着呼啸风声像棘针一样刺入肌骨。
到了凌晨霜气袭来,冲破四壁而入,那冷酷的苦痛无处可避。
富贵人家夜宴时鸣钟奏乐,烹烧食物的香气到天亮时还氤氲不散。
受冻者愿化作扑灯蛾,宁愿被烧死也要冲向富贵人家饰有华彩的灯烛。
可惜富贵人家的灯烛也被纱罗所阻挡,千万次飞越也无法挨近。
飞蛾终于倒头落地而死,死后还有被跳舞嬉戏的富贵者所践踏。
那些嬉闹践踏飞蛾的人是谁呢?凡是正直的人听了以后,都会为此悲愤郁积。
注释
无火炙地眠:指贫苦百姓没有炉火而烘热地面睡觉。炙地:烧地。穷苦百姓或者除外旅行者,无炕,寒夜多燃火烘地后乃眠,以得温暖。
半夜皆立号:意思是穷苦百姓冻得无法睡,只能站着挨冻,苦楚呼号不已。
号:叫;哭。
冷箭、棘针:都是喻指刺骨的寒风。棘:有刺草木的通称。
骚骚:风声。语本《文选》张衡《思玄赋》:“寒风凄其永至兮,拂云岫之骚骚。”注引李善曰:“骚骚,风劲貌。”一本作骚劳,疑非是。
霜吹:从破壁吹进来的冷风。
高堂:高大的堂屋,指富贵人家。
捶钟饮:古代富贵人家饮宴时要鸣钟奏乐。
到晓闻烹炮(páo):意思是说烹烧食物,香气满屋,天亮不散。以上两句与前面寒地百姓寒冷难耐、痛苦立号的情况恰成强烈对比。
华膏:指富贵人家饰有华彩的灯烛。
仙罗:指罗幔。遭:遍。这里借飞蛾比喻寒夜百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惨境况。
到头:倒头。此“到”字即“倒”字,见《说文通训定声》。
踏地为游遨:意思是说飞蛾在地上被游乐者践踏,暗示统治阶级对穷苦的老百姓的死生毫不关切。为:被。
游遨:指整天吃喝游乐的富贵者。
君子:指正直的人们。郁陶(yáo):这里指悲愤郁积的意思。为:为此。

赏析

  此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寒地之夜,贫苦人民和富贵人家悬殊的生活处境,鲜明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意境凄凉婉转,充满幽愤悲怆之情。

  全篇立意,可用杜甫两句诗来概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但它描绘得更为具体,展现了一幅贫富悬殊的画卷。一个寒冷的冬夜,贫苦的百姓们席地而眠。本该像今天北方烧炕似地,先用柴火将地皮烘热,然后才能躺下。可他们没有钱买柴火,只得睡在冰冷的冻土上。好容易挨到半夜,冻得实在受不了,于是站起来直叫冷。“半夜皆立号”五字,非常精炼而又准确。特别是那个“皆”字,又代表了无数啼饥号寒的普通百姓

  从“冷箭”一句起,诗人的笔触从地面转向四壁。冷箭、棘针,形容从破壁中吹进的冷风。“霜吹破四壁”,极言寒风之劲。霜花竟能从破壁中吹进,屋子缝隙之大可想而知。冷风挟着霜花,穿过破壁,象冷箭、棘针一般砭人肌骨,无此生活体验者绝不能写出,有此生活体验而不关心民情者亦不能写出。孟郊是一寒士,李翱《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曾云:“郊穷饿不能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故能写出此语。而“苦痛不可逃”一句,则呼喊出受难者的心声。室内尚如此寒冷,何况冰天雪地的室外,即使逃出去,也是活活冻死。联系下文来看,这句也可看作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苦寒的百姓是永远翻不了身的。

  “高堂”二句写富贵人家夜宴时鸣钟奏乐,直至天明,烹调美味佳肴的香气还久久不散,四处可闻。同前面所描写的相比:贫者一何苦,富者一何奢!由此看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确是封建社会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在这种对立面前,贫者有两种选择,或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或揭竿而起、抗争命运。此诗作者选择了后者。

  诗中写寒者不胜冻饿之苦,宁愿化作扑灯蛾,被灯火活活烧死。这是受冷之极、渴求温暖的一种心理变态,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尽管如此,那点燃着兰膏的华灯却被层层纱幔遮蔽,使他(或他们)难以接近。尽管“仙罗”遮挡,华灯难近,寒者还不住地在四周转悠,寻找机会,以求一近“华膏”。“虚绕千万遭”,虽属虚指,然却反映了寒者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惨境遇。一个“虚”字,包含了极度惆怅、失意之情。

  “到头”二句,把贫富尖锐对立的矛盾,推向了高潮。寒者绕帐转了不知多少遍,终因冻饿疲惫不堪,倒地而死。寒者一头栽倒在地,死了也无人过问。不仅如此,那些在罗帐里通宵吃喝的富人,还醉醺醺地走了出来,踏着尸体,恣意遨游。如此惨状,惨绝人寰。

  在中国文学史上,揭露如此深刻的作品,实在并不多见。这首五古,用的是赋体。它从头至尾,娓娓道来中唐时代残酷的现实。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自身的行动进行刻划的,且与所处的环境结合得相当紧密。诗中采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如冷箭、棘针之喻寒风,飞蛾之喻寒者;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如“虚绕千万遭”,“踏地为游遨”。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强烈对比中展开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揭露贫富的对立,歌颂寒者顽强不屈的意志,鞭挞富人灭绝人性的逸乐生活。直到最后,作者才忍无可忍地出面责问:“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君子当然是诗人自指,或许也包含郑某一类有良心的官吏。郁陶是悲愤积聚之意。这里的问题提得异常尖锐,游遨者不仅仅是参加夜宴的几个人,而是整个统治阶级,乃至整个封建制度。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下自注云:“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郑相,指郑余庆,《旧唐书》本传谓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东都留守。同书《孟郊传》又云,李翱荐郊于留守郑余庆,辟为宾佐,后余庆镇兴元,又奏为从事。可见此诗当为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中作于洛阳,时作者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猜你喜欢

金带慵腰便退居,高閒吟思满江湖。一头黄发真元老,两郡朱幡更大夫。

世事荣枯閒似梦,道经舒卷静如愚。延平遗爱今犹在,一片棠阴入画图。

春意都无几,还持欢绪归。游蜂抱蕊去,惊燕失泥飞。

风下幡幡影,霞留暝暝霏。既知瑶席恨,不减欲沾衣。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勋。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馀威靖塞氛。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急雨雄词欲斗淙,未论陆海更潘江。倾残峡水声犹壮,挽尽天河句未降。

敢谓中流堪比障,故知行潦不宜艭。高歌忽断浮云外,犹有晴虹照夜缸。

钧台倒影镜空明,犹记弯环七里程。一夜鸬鹚滩上泊,晓烟啼彻画眉声。

兰因絮果更番换,愁是春人。悲是秋人。一样襟怀两样人。

烟蓑雨笠寻常好,瘦是山人。寒是津人。两样生涯一样人。

打失园林富与荣,群芳力莫与时争。将春托命春何在,恃色倾城色早倾。

物不可长知堕幻,势因无赖到轻生。閒窗戏把丹青笔,描写人间懊恼情。

天运端能卧可收,江山形势数荆州。当时若听韩嵩策,那得曹瞒享士牛。

渺渺天东南,中与一线侔。上出岷峨根,下合瀛海流。

乾坤几今古,日月争沉浮。沆漭巫峡春,汨没匡庐秋。

金山有遗刹,汉阳多高楼。平生丈夫志,雅慕子长游。

披图兴无际,拟溯青溪舟。迟回不可往,望望双飞鸥。

诗瓢茗碗一炉香,失马真能泯激昂。入座酒枪招客醉,插瓶花箭任蜂狂。

归田未辑欧公录,种树间求郭氏方。休道鸳湖烟水阔,天随可许学农皇。

江皋秋水明晚霞,江城秋满诗人家。
双杵隔墙夜敲月,一灯向壁寒生花。
乌鹊惊风绕红树,紫蟹带霜行白沙。
清虚之府入幽梦,醒看河汉思乘槎。
森森廊庙具,萧艾成长松。
蠢蠢川泽灵,蛭蚓为游龙。
时明在除祓,世混姑相容。
忠义在草莽,谗谄分提封。
扰扰路傍儿,仰面惭征鸿。

雨入孤城草木新,香红半逐马蹄尘。却怜杜宇无情甚,不解迎春祇送春。

去国身随浊汴倾,瞥然双桨若孤鹰。不知堤木藏金谷,但见渔人说武陵。

已许生平倠水石,坐看名利仅蚊蝇。从今所至停舟问,诗酒虽衰亦强能。

王业偏安日,文章尔独醇。谆谆似伊训,初志亦耕莘。

数里白云里,身轻无履踪。故寻多不见,偶到即相逢。
古井生云水,高坛出异松。聊看杏花酌,便似换颜容。

记得离家是首春,与春相伴走风尘。而今杜宇频频唤,半饯春归半劝人。

扁舟遥泛宝珠圆,柱砥中流别有天。万顷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肃忠贤。

先朝正气孤风凛,昭代崇恩奕世绵。赊望地围东去尽,日随征雁破苍烟。

天暝瑶廊,香迷珠槛,暗里寻到藤边。小葩柔蒂,五出绽匀圆。

护煞娇黄淡绿,芳心怕、炎晷熏煎。凉阶晚,微闻逗漏,抹丽一时妍。

堪怜风细处,幽馨软弱,难到樽前。借纨扇、兜来一缕龙涎。

记起灵芸小字,销魂甚、谁捧婵娟。休搴摘,红栏宝枕,人静就花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