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雪峰来,接得乳峰信。报道古涧寒泉,涌出千丈飞雪。
推倒妙高台,掀翻乌石岭。松山土主冷地翻身,隐潭龙王梦中惊醒。
郎忙抖擞精神,念一道离怖畏真言,南无三满多,没驮喃,唵部龄,唵齿龄。
吽吽,急急如律令。三世诸佛立地听,梵语华言难改正。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豫盗蜀盗次第平,辕门大旗马一鸣,诸将股栗以膝行。
误谓虎仙利可啖,贻二千币银酒枪。满速儿翻哈密城,尚书齮龁挟隙生。
构之内竖竖不信,置酒交情使窃听。醉骂叱咤声洪钟,屏间隐蔽颊发红。
并力怂恿落其职,群盗闻之动颜色。山河誓券不旌功,一死英雄魂报国。
茕茕二妾守空庐,天寒日暮无衣食。
尧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师天吝之。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铸我何为。
天长岭海不从涕,地老台山有道碑。拟把瓣香身莫达,绋前空寄助劳辞。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
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遂罄札国语,一一与泪俱。
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
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
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
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
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
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
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大妇上高楼,中妇荡莲舟。小妇独无事,拨帐掩娇羞。
丈夫应自解,更深难道留。
明妃生照楚江清,艳比天边明月明。尚愁金屋污仙骨,绝代岂为呼韩生。
龙堆雪卷黄沙雨,偏著春风双黛妩。定知造物惜红颜,故使漂零擅千古。
君不见邯郸人家施薄朱,暮倚市门朝佩珠。可怜光采霸天下,何恨当年卫子夫。
记得吹云邀月秭,中庭吟玩更阑。金钗画损碧栏杆。
琼楼高处立,风露不胜寒。
宝鸭檀丝萦篆细,惺忪短梦难圆。星房云路恨漫漫。
飞来愁一点,阁在小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