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俨(918—960)字望之,蓟州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人,窦燕山次子。后晋天福六年(941)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周显德四年(957),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北宋建隆元年(960),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柳骄花横,未全受眼底,封姨拘束。不为章台春做主,为有王维新曲。
翡翠帘垂,郁轮袍就,字字敲金玉。樱桃微绽,一声扶醒红绿。
堪羡凤缕瑶筝,鸾镌牙版,羯鼓催相逐。换羽移商才不尽,那怕周郎回瞩。
和雪人稀,奏薰弦断,昨夜东皇恧。罚教尘世,白头长自空谷。
向来皇祐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日出扶桑万顷明,碧天无雾晓云晴。波涵光影终朝漾,好景谁云不可情。
环襄山者八,槎牙罗羽卫。高阳尤挺拔,鹏褰丁戊位。
传闻葛孝先,修真此焉憩。丹灶冷松崖,双井留石碣。
忆昔踏青鞋,赤壁苏游岁。霜飞旷野清,云断长空霁。
同行八九人,其六余兄弟。盘回陟层峦,紫翠侵衣袂。
黄冠导客行,指点话遗事。前临古殿脚,瞥眼泉溶潏。
垂垂滴复凝,脉缕殊微细。稍下汇为池,盈盈侵阶砌。
其色如牛乳,其纹乃蝉翅。甘露唇未沾,掬来知仿佛。
旋呼活火煎,山风吹兰蕙。叹息谓同人,此物信灵异。
陆羽刘伯刍,品目胡遗弃。茫茫天壤间,何处无珍秘。
物必待人传,不然终幽翳。举盏贺山灵,发潜快吾辈。
誓将谢尘鞿,把茅向此地。回头已十年,屐齿谁为泥。
林壑梦旧游,猿鹤空怨唳。有客顾渚来,紫笋蒻笼遗。
枯肠久未搜,蟹眼急欲试。虽无调水符,犹识玉洞味。
君家傍山根,挹注颇容易。愿言烦樵青,军持为我寄。
江村到处繁花草,景趣无如荔庄好。水横玉带自萦回,山耸画屏远环抱。
晴光倒影上窗虚,酷暑远遁尘埃除。风骚才思吟难到,巧妙丹青画不如。
琼梢玉蕊冰霜质,累垂结就黄金实。大如鹅蛋小如丸,香胜幽兰甜胜蜜。
士林潇洒一閒身,占断罗浮四百春。杨梅卢橘作前骑,龙眼香柚续后尘。
古言世味不全旨,便从何处觅甘美。曾闻碧玉悦坡翁,又见红尘笑妃子。
满前霞采压江南,昆季怡怡乐且耽。持身却羡思之九,取友还嘉益者三。
吟边风月元无价,天外火云多变化。长歌短引慰慇勤,石磴藤床伴清暇。
就中知有读书郎,夜分藜火声琅琅。拟将挟策蟾宫去,行见书香袭桂香。
圣贤道与天地大,世运亨嘉地天泰。殊材辈出动惊人,拖紫纡青如拾芥。
珊瑚海国荔枝丛,曾沐天边雨露浓。为报时人高著眼,争先看取状元红。
朝游石城山,日暮不肯回。连峰西北倾,迤逦苍屏开。
扪崖历壑千万转,绝顶更上清凉台。清凉台高不知数,千里山川莽回互。
岷江东去走滔滔,微茫似可投鞭渡。凉飙玉露暑不侵,南唐遗构山之阴。
即今颓垣古础竟安在,但见野花纤草历乱愁人心。
君不见澄心堂净居室,冬无凄风夏无日。一朝白甲摧如山,降王只办随身膝。
此地亭台何壮哉,钩栏屈戌俱蒿莱。不须苦作雍门思,且尽一杯归去来。
天涯何处不为家,渐见东风换物华。开径却惭非蒋诩,谈经真喜得侯芭。
云移双阙来新月,雪霁千门集暝鸦。容易他乡成酩酊,灯前犹自问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