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后花枝输了春,杂英小巧亦忺人。素馨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
朝阳照城楼,春容极明媚。走马蜀锦园,名花动人意。
严妆汉宫晓,一笑初破睡。定知花宴欢,酒入妖骨醉。
低鬟羞不语,困眼娇欲闭。虽艳无俗姿,太息真富贵。
结束吾方归,此别知几岁。黄昏廉纤雨,千点裛红泪。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滁而特立;下则幽谷,窈滁而深藏;中有清泉,滃滁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滁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
寄奴耶?
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
思与骑奴游上党。
趁秋晴,(足庶)莲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望南躔一星,光映三阶。有仙翁、紫袍金带,佳辰海上筵开。
数流年、才周花甲,论风采、独步霜台。晚岁功名,诸郎科第,占却人间五福偕。
遥瞻祝、青天岱岳,翁寿并崔巍。还歌咏、日升川至,山有台莱。
羡吾乡、苏山甘水,钟灵辈出奇材。念当年、东山灯火,幸此日、北阙风雷。
契重金兰,情深葭玉,廊庙江湖共此怀。念同庚初度,与翁不得共衔杯。
伫看取、乔迁赴阙,丹诏飞来。
经术才华两绝伦,依然家世守清贫。容刀河水谁云广,满勺沧波孰问津?
不向局中愁劫急,岂真世外乐逡巡?知君出处踌踟熟,也为高堂有老亲。
空白苍茫,寒绿模糊,徐傍笳声唤起。怅蔓草荒坟,乱鸦墟里。
望去东西不辨,总画出、悲哉秋之气。淡描夕照,寒添橘柚,凭高心事。
如寐,更如醉。为带雨拖风,不成摇曳。况鼓角声惊,杂来烽燧。
试问兴亡旧迹,只悄悄、笼著澄潭水。看来是,一片离魂,绕遍青枫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