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以景起,气象雄浑,景物壮阔。接着,前结四个短句是起处写景的继续和演化。从人的感情说,开始位立江滨,见青山、红日、大江,心胸为之开阔,有此壮美之景。后来,随着江水望去,“长安远,在何处“,不见长安,只见渔灯客帆,于是感到“愁”来。上阕处理景、情、意的关系,理路清楚,而运笔有起伏。有衬托,以“长安远”为中间枢纽,前后时间。场景,顿生变化,由高远绮丽转为低小出寒,反映作者迷茫的心境,而通体不高“对江山”所见,词笔极为浑成。
下阕一连四短句十六个字,倾吐出满怀衷肠,语凄清苦。古人名换头为过变,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这样汪洋恣肆地抒怀,是上阕酝蓄、堆积的结果,当感情的阀门一下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自悔儒冠误”,是一句十分悲愤感慨的话。“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感丈二十二韵》)。富家子弟养享处代,而一般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杜诗言辞激愤,溢于纸面,政治生涯不顺利的晁补之,前句用“暗想”,后句用“自悔”,表达了词人自怨自艾的情绪。普人阮籍,佯狂不羁,纵酒颓放,表现出他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实际上也是一种远祸全身的手段。他常驾车独游,等到路走不通了,便痛哭而返。这里词人觉得他和阮籍一样,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是不可能了,而羁于谪宦,欲归又不得归。换头后这四句是词人抑郁壅塞的感情的暴发。
这首词写作者贬玉溪(信州)后,面对江山兴起的悲伧情怀。上阕以写景为主。有青山、红日、大江、余震的绮丽壮景,也有几点渔火、一片客帆的凄迷景色,略寓感情。词的艺术上的成功,着重在下阕,于一泻无余倾吐衷曲后,用多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事物,层层渲染,步步加深来抒发因贬谪而产生的伦然之情,从红日暮到红烛暗,到津鼓响,时间的跨度长,调动的景物多,但写来如春蚕吐丝,条条缕缕,清晰明白,使词人的悲伦之情如见。既曲折,又明快,用古人的话说大抵是:“触景生情,复缘情布景,节节转换,稼丽周密。譬之织锦家,真窦氏回文梭也”(贺裳《皱水轩词筌》)。
自绍圣四年起,晁补之被贬到南方监酒税。远离帝京的他,恋阙心理在词创作中多有表现。元符二年(1099),晁补之贬信州监酒税时写下《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葵叶为蓑蓑在身,风吹不去长随人。蓑为亭子风不许,捲入空冥要吹汝。
天生葵叶作君蓑,汝不被蓑蓑自去。蓑归来兮休乱飞,吾将以尔为毛羽。
白茸茸兮似鹭鸶,伏芦花兮无人知。以笠为亭无不可,吾生无分居茆茨。
深负罔极恩,仰事多疏略。所报在其天,孝女乃见夺。
维汝秉至性,婉娈同稚弱。含意难自伸,深爱予独觉。
产艰婴痼疾,摧损备酷虐。千辛赎命回,十载一线活。
失母尤夐夐,相依命相托。孰云休戚共,转瞬生死各。
所愧予昏惘,诊救缓医药。奄忽呼吸间,安然睡犹著。
残生留深憾,衔疚入冥漠。
万窍呼号声合时,孤怀起灭入支颐。苦言世械深妨道,未绝天黥尚有诗。
挟刃风威疑割席,翳灯岚气巧通帷。冰霜剥尽求真面,正要先生作导师。
秘阁蓬莱有石渠,大都绝异世间书。赤文绿字君能识,便是仙才换骨初。
牛不可以服箱,女不可以成章。其名则然实岂尔,政如箕斗难挹扬。
河汉特水象,安有波浪为津航。惟鹊乃巢居,讵能上天搆桥梁。
星经有躔次,东西永相望。今夕复何夕,乃谓合并如鸾皇。
一人唱诞惑万世,浪令儿女争猖狂。瓠牛载槃何等秩,金梭掷地殊荒唐。
吾命有贵贱,吾性本直方。探官与乞巧,是岂吾所臧。
何如举酒邀明月,更遣清风屏炎热。星光落盏黄金空,露华糁袂真珠滑。
我方幕天席地醉兀兀,痴牛騃女知何物。
能赋登高幕府亲,深秋过雨绝飞尘。山城驿路黄柑富,水寨人家白粲新。
歌舞多非前日境,交游半是异乡人。通商近喜官盐集,不比西都巧算缗。
道人宴坐维摩室,积得天花似雪深。明月有辉同大地,白莲无影到东林。
抽毫司马应难赋,断臂神光或可寻。落絮游丝纷满眼,从教门外作春阴。
某启: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前书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扬雄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 然而墨、晏、邹、庄、申、韩,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视吾所知,为尚可以异学乱之者乎?非知我也。
方今乱俗不在于佛,乃在于学士大夫沉没利欲,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子固以为如何?苦寒,比日侍奉万福。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