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薄暮池厅淡晚妆,太湖小石坐微凉。玉容倚月真同色,翠袖依花共一香。

行听柳低莺不语,笑看风暗蝶犹狂。心情少小无閒事,恐识相思绪便忙。

芳草碧茸茸。染恨无穷。一春心事雨声中。窄索宫罗寒尚峭,闲倚熏笼。
犹记粉阑东。同醉香丛。金鞍何处骤骅骢。袅袅绿窗残梦断,红杏东风。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卖饧箫咽纸鸢飞,愁思惊随节物来。
誓墓可能同逸少,操音谁复悯钟仪。
松楸此日空瞻望,桃李当年奉宴嬉。
投老与公同一恨,凄风撩乱我心哀。

指头淡出远山春,怒发冲翻漉酒巾。有骨岂堪还作吏,不知束带是何人。

邑里萧条民未复,斋居卑湿病相牵。客愁连月唯闻雨,农事关心拟问天。

自幸拙耕终岁饱,更惭中酒日高眠。不才如此真堪弃,敢负明峕费俸钱。

曲琼斜挂影沉沉,火齐屏风六曲深。
春瘦已宽连理带,夜长谁有辟寒金。
珠抛月浦空涵泪,琴怨兰堂漫寄心。
碧玉可能攀贵德,阮郎追骑更駸駸。

蜡屐寻幽未觉劳,几回暮望向东皋。悬崖砌石盘云栈,断涧通流架木槽。

林外夕阳归牧笛,山中空翠落吟袍。回途领略溪村景,谡谡松风似晚涛。

山绕平原屋绕山,两溪流水结回环。绿杨如画花如锦,长日鸟啼烟雾间。

铃索无声玉漏稀,青绫夜直月侵扉。五更一觉梅花梦,催得江南学士归。

只有梅花是故人。岁寒情分更相亲。红鸾跨碧情头路,紫府分香月下身。
君既去,我离群。天涯白发怕逢春。西湖苍莽烟波里,来岁梅时痛忆君。

呜咽巴陵月,秋心到女萝。响飞云梦渚,吹起洞庭波。

哀怨生兰杜,幽香冷芰荷。英皇庙前竹,清泪较谁多。

竟日无言默默居,心斋空对数行书。岂怜扬子谈元苦,终讶侯芭问字疏。

师友渊源宁漠尔,古今议论正纷如。儒家事业资明辨,非比禅逃坐佛庐。

最是春风大被宽,东山别后始知寒。池塘绿草长遥梦,桃李芳园不共看。

路远裁书逢使少,家贫负米事亲难。天涯雾露须珍重,记得丁宁滏水干。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酴醿径暖,柳日风淡,千葩浓丽。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日市。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东风既与日王,芍药须为近侍。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

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

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幸尔数到城,閒谈北方事。

苔痕遗鸟爪,菊本寄蛩音。

听到乡音熟,沿途减客愁。田园认游子,风雨送归舟。

浩劫怀前度,炎州记昔游。舜过岩畔路,云水自悠悠。

两向关头驻短稿,寒篷宁比拥旌旄。荷君不谴讥津吏,更把兼金贲小舠。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歌啸以为乐。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邓伯翊耶?”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柱,杀伤我中国民。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其亏国体为已甚。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空一府随之。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由是狂名振一时,至比之王铁枪云。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