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炎天畏景。午漏那堪永。何苦相仍愁簿领。短壑清溪牵兴。
瑶台月下曾逢。何由却睹冰容。一笑为驱烦暑,故人元是清风。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疏川谁之功,乘木本诸益。

常疑侔沧溟,巨钓可龙伯。那知旱暵甚,有此困涸阨。

岂无车班班,莫胜仓箱积。譬犹一鹗飞,孰与鸷累百。

汲江劳瓮盎,祷雨费圭璧。端为鱼鳖忧,无乃云雷斁。

安得千里波,篙师发棹歌。愿借壮士手,为乃挽天河。

书剑飘零学稼迟,吾侪拾此欲安之。
愁怀惯对寒灯话,老态惟应晓镜知。
中散不堪长忤俗,陶潜所好每远时。
西风落日萍花岸,独立苍茫自咏诗。
别离情绪两难任,消遗唯应有醉吟。
冉冉光阴玄鬓改,勤勤书札旧情深。
凉宵梦寐清淮月,永日徘徊玉树阴。
野鹤乘轩无所用,角巾何日返中林。

昙?村头夜雷雨,敕取真文向天去。天上唯贪逸少书,人间岂断伯阳语。

周郎妙摄山阴魂,一扫重睹五千言。厌说笼鹅成故事,揖余袖手返吴门。

开府画堂高,悬灯看宝刀。黄金彫骏色,白日闪鸿毛。

气折三河下,才兼万象劳。榛山多虎迹,我为诵《离骚》。

露霏藓冷。独立看吟鬓。庭气如波春月凝,只欠旧时花影。

梦魂不度江潮。江南燕子迢迢。听到漏声五转,醒来又是明朝。

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

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斋里虎头金粟影,杜陵从此忆江东。

胜事春来日日忙,梅花才褪杏花香。莫愁此后芳菲少,又报东风到海棠。

佛已归无迹,吾当反自崖。
肺肠蠲坠露,衣佩结明霞。
陶令难忘酒,庞公亦有家。
下山人借问,姑射咤南华。
梁州夏早,南浦荷花媚。人月欲圆时,贺圣朝、生申名世。桂枝香满,早夺锦标回,春光好,少年游,烂醉蓬莱里。谒金门贵,小镇西南地。品令贯三台,□雄望、江南江北。归朝欢乐,好事近佳辰,风流子,玉团儿,为唱千秋岁。

长门不用买多才,纨扇炎凉善自裁。五鬼一言能悟主,秋风愁杀望思台。

绿李黄梅绕屋疏,秋眠不著鸟相呼。雨声偏向竹间好,山色渐从烟际无。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清新曾读复斋诗,眉宇居然见紫芝。翰苑鸟台怜往事,青蝇白璧恨当时。

平原草满鸰飞急,孤冢苔荒鹤吊迟。我欲招魂歌楚些,乾坤浩渺不胜悲。

三月三日东风恶,满城桃李都摇落。
乍随飘扬入重云,还自低回委深壑。
长安道上东复西,曲江池边路转迷。
飞空不解作红雨,著土岂得为香泥。
风声如雷尘如墨,行道之人长太息。
春光犹有三之一,千树万树无颜色。
花开花落会有时,抵死不分狂风吹。
但愿周流御沟水,宁辞远别上林枝。
溟濛澒洞满天地,仓皇未识东君意。
不遣红英点翠苔,玉阶那得留余媚。
君不见昨日花开枝叶青,折来插之双玉瓶。
画堂不省红尘到,袅袅花气芬中庭。
又不见楼头小妇深闭门,晨起竟日寂无言。
卷帘欲放飞花入,扑面惊沙总断魂。

人爱榴房红,侬爱莲房绿。翾风作房老,绿珠胜红玉。

天低平楚夕阳明,少女风微扑面生。满径黄花迷蝶影,一塘新水壮蛙声。

投巢鸦乱犹盘阵,驱犊人来已罢耕。归路微茫浑不辨,林梢一抹暮烟平。

团圆一井为谁开,夜夜东隅月色来。
酿得新醅饮佳客,分明蟾影浸金杯。

接得家书至,开函不忍看。母妻艰事畜,儿女困饥寒。

客路五千里,乡思一万端。凭谁诉衷曲,永夜发长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