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写的是淑真小时候关于正月初六那天的美好记忆。
正月初六,月亮细弯,如一钩新镰。“寒玉”本是玉石的一种,即常说的翡翠,这里以“寒玉”指代月亮。“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在女孩子眼中,那月牙儿象极了她所穿的三寸凤鞋,象极了那微微蹙起的一弯娥眉。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闹娥”与“雪柳”都是古代女子的头部饰物,“闹娥”亦称“夜蛾”、“蛾儿”。用纸做成的灯蛾儿。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盛装女子头插闹蛾、发嵌雪柳,以应时节,盖取蛾儿戏火之意。宋范成大《菩萨蛮》词:“留取缕金幡,夜蛾相并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烛龙”又称“烛阴”或“逴龙”,是北方民族的原始图腾。“火树”原指凤凰木,因其鲜红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这里的“烛龙”和“火树”,指的都是元霄节的灯火。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元宵三五”就是说元宵节,亦即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月亮,原不似初六那般细眉弯弯,所以,说“弯弯曲”,十五当然不如初六了。
在朱淑真的记忆里,正月初六是个快乐而热闹的日子,连元宵节都比不上。那个时候,待字闺中的少女朱淑真脚穿小凤鞋,戴闹蛾、佩雪柳,和姐妹们在灯火辉煌的街头追逐奔跑,在人流中穿梭,争看那街头的烛龙火树,一派无忧无虑的烂漫与天真。
暇日坐北窗,好风竹间至。楚骚偶到眼,开卷已心醉。
爱君君子心,湛身抑其次。自靖各所安,苟难岂所贵。
非渠工语言,谁遣忘肉味。
颢气中流转,烟光四周遭。层波碧离离,秋色寒滔滔。
泠然乘风游,托身任毫毛。仰观天垂象,旁见林露梢。
山移舟向背,目荡心飘摇。北望千帆走,灿若组紃交。
五老云外笑,人世心魂劳。明当接匡君,举手为我招。
花枝摘索费诗催,自笑吟怀老未灰。白发渐如残雪满,朱颜不逐早春回。
可人襟韵来三客,入眼风流欠二梅。有酒□身强健在,莫教闲却手中杯。
低眼邹公妻,邯郸杜生母。二人同老少,一种好面首。
昨日会客场,恶衣排在后。只为著破裙,吃他残䴺?。
荆门西去接夔门,三峡波涛不可论。一曲骊歌临别酒,楚云巴树总销魂。
空山落木。正野旷烟低,天地清肃。犹见西风摆弄,锦团花簇。
亭亭玉立斜阳外,向松窗、数枝横矗。拂坛琼树,当门异草,暗香饶足。
叹百卉、残膏剩馥。仅傲菊寒梅,配为之续。人物还同此理,漫随流俗。
春风得意偶然事,要凌霜、犯露长绿。倦吟成梦,醒来能唱,桂华明曲。
乐游原上竞繁华,骑出天南白鼻□。宫锦不愁清露湿,五陵松柏绚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