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上片“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两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迟迟春日”语出《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日长而暖。“弄轻柔”三字,言和煦的阳光在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秦观《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弄”字下得很妙,形象生动鲜明。对此良辰美景,主人公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春天多么美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遇上阴霾的天气,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犹如给女主人公的内心罩上了一层愁雾,使她想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看来开头所写的春光明媚,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不然和煦的阳光与云雾是很难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也很难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云锁朱楼”的“锁”字,是一句之眼,它除了给读者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象喻性。“锁”字蕴含丰富,将阴云四布的天气、深闺女子的被禁锢和心头的郁闷,尽括其中。
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由黄莺的啼叫唤起的。大凡心绪不佳的女子,最易闻鸟啼而惊心,故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之句。试想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之时,只好在午睡中消磨时光,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巧啭。不禁唤起了她的春愁。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玩味。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作者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春日,到阴霾的天气;时间上从清明之前,写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忆。既有感到的暖意,嗅到馨香,也有听到的莺啼,看到的色彩。通过它们表现女主人公细腻的感情波澜。下片词的自问自答,更是妙趣横生。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静中有动、寂中有声,化静态美为动态美,使读者仿佛听到莺啼之声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流播到另一个地方,使鸟啼之声富于立体感和流动感。这是非常美的意境创造。以听觉写鸟声的流动,使人辨别不出鸟鸣何处,词人的春愁,也像飞鸣的流莺,忽儿在东,忽儿在西,说不清准确的位置。这莫可名状的愁怨,词人并不说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
山阳大都天下誇,长淮蟠山无垠涯。春风万里汉东来,流辉泱漭不可遮。
绕城楼台满空紫,瓦光碧滑流成波。东园花草趁姿媚,真珠蓓蕾黄金芽。
太守政閒日无事,隼旟聊驻朱轮车。宝明簪裾尽贤彦,金盆泻酒成飞花。
山河喧咽歌管外,舞裾绣画金缕霞。都人来从无居人,飞尘杂沓何繁华。
固知太守为民意,与民欢然无怨嗟。明日邀我复同游,我已病酒醉在家。
伏枕不得从车尘,坐见落日啼栖鸦。
昔年与子珠江别,太白有芒宵八月。今来送子五羊城,土木双星守不行。
徘徊往复似有恋,毋乃类我故人情。昔年见子须如漆,今来白发参差出。
死生万变十年中,唯有两心尚如一。不肯低头就一时,不曾失足受磷缁。
只将热酒浇怀抱,下士闻而大笑之。君不见天上之星密如雨,亮天之工才有五。
世间豪杰岂能多,碌碌因人自终古。
听罢龙飞诏,扬休万口俱。公忠赖伊霍,揖让见唐虞。
礼乐开平治,衣冠协赞谟。祖宗遗泽在,千载巩皇图。
御风八骏归来后,世上徒传白云调。承华秘殿九光灯,茂陵五夜清斋候。
紫气红光烂烛天,青鸟先将消息传。层霄顷刻阿环降,龙颜不及蛾眉鲜。
初人自与时人异,长生之术非难致。金盘空食五枚桃,笑杀刘郎匪仙器。
望江南,凭阑飞去骚魂。苦恨蜑雨蛮烟,楼外昼常昏。
径买片帆西渡,任故园花柳,惜别残春。羡结交四海,元龙未老,豪气犹存。
前程细数,黄梅节近,人在吴门。伍相荒祠,听不得玉箫呜咽,吹起风云。
人情叵测,看豆萁煎到同根。池水皱,算干卿底事?
伤时热泪,空湿襟痕。
杨侯诗人寓于画,后身韩干前身霸。骅骝万匹落人间,一纸千金不当价。
曾貌先帝麝香骢,纸上飞出天池龙。至今画史比良乐,一洗万古凡马空。
时手画皮叹奇迹,二百年来无此笔。艰难常恨少神驹,掩图独抱龙媒泣。
前朝学士赵王孙,画马传得曹将军。此图骨相何所致,万里来自西昆崙。
玄云覆身蹄削玉,雾鬣风鬃电为目。珊瑚络脑青丝缰,远戎牵来字天育。
雄姿矫矫当赤墀,神骏不许人间骑。玉堂挥洒岁月久,河南祠官今得之。
吾皇仁化被八极,騕袅骅骝数盈亿。日出日没皆封疆,求骏何烦画中索。
老我衰年发已苍,惠养每思田子方。何幸生逢太平日,归放华山春草长。
祠官藏之慎勿亵,留取郢中歌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