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牵情三首 其二

檐外秋清绣绮窗,菊烟月露冷浮香。寒更二十五声点,相应愁情尔许长。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凤池三入冠台躔,致了升平一品闲。
白傅歌诗傅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
上都云远经时别,故国春浓几度还。
太史占天应有奏,寿星光彩近南山。

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此情持问欢。

阑干角,蛛丝络。谁解护花铃索。乘宿醉,看梳头。年时还记不。

去岁渝州赏雪时。桂舟兰楫泛清漪。握松旧令传琼腕,冠柳新词侑锦卮。

香遍满,夜何其。三更醉舞赛西施。岂知饥走荒山道,百结鹑衣履冻澌。

菖蒲叶老芷花新,地暖鸳鸯护水纹。
不上高楼无远恨,江南春尽草如云。

浅渚明沙聚碧流。依然春信锁枝头。金徽昨夜初赓曲,羌笛何人更倚楼。

朝露重,晚烟浮。几回花下月如钩。而今贮向纱窗里,点点寒香入梦愁。

珠岛新烟百道屯,青阳已至莫逡巡。寒光入水宜销散,旅绪如云自屈伸。

老去浮生终愧我,春来幽事强撩人。梅花柳色今何在,辜负东风亦此身。

我年四十四,须发已见白。况复秋冬来,尪然抱羸疾。

强颜班行中,公私有何益。既不能随时,又不任陈力。

独无百亩田,独无五亩宅。一朝辞禄养,何以谋代食。

欲留谅不能,欲去且未得。公私两乖违,转展复反侧。

行藏去住间,贤者逝不惑。若非太阿锋,割断利名索。

一朝复一朝,到老终役役。古人邈已远,近事堪法式。

不见毛贞甫,四十挂朝帻。

今古俱无忌惮情,厄台犹敢尚为名。
裔孙不复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
见愠仲由空肮脏,脍肝盗跖尚彭亨。
圣人道大故难用,谁听弦歌兕虎声。
红霞潋滟碧波平,晴色湖光尽不成。
此际栏杆能独倚,分明身是试登瀛。

江上杨花落,孤帆度远汀。潮连沧海白,山拥会稽青。

逸少笼鹅帖,支郎放鹤亭。登临有新制,毋惜寄林扃。

双塔耸琅玕,星辰手可攀。伟哉丹凤辇,驻此巨鳌山。

地拱中黄上,天回太紫间。微臣遥稽首,想像见龙颜。

隐几方熟睡,故人来扣扉。一笑无言说,清坐澹忘机。

衣上松萝雨,袖中南涧薇。知尔山中来,山中无是非。

三十不娶妻,四十不出仕。逍遥岩岫间,翳名以自肆。

何曾问理乱,岂复陈美刺。高怀如汉阴,终老无机事。

太行苍翠插秋旻,叠岭重关自昔闻。战国东西分晋赵,中原南北带河汾。

帝王都邑青青草,豪杰勋名点点坟。鸟道盘空频立马,便从高处望飞云。

柳浪捎檐泛曲尘,相逢一日罢樵薪。谁知羯鼓催花者,总是芒鞋访道人。

大笑裸虫皆奇客,偏宜野鹤似闲身。龙华盛会吾徒在,莫待僧瓷话宿因。

秋来山寺好,霜叶静高林。水落澄潭色,云垂古殿阴。

公庭虚简牍,暇日且登临。早起瞻旌盖,遥遥指碧岑。

玉梅花下凝情望,碧海青天。十二阑干。风露人闲一样寒。

含愁悄对姮娥说,才见团圞。早又弯环。那得清光夜夜圆。

秋暮今朝始见霜,客怀婴此转凄凉。布衣单袷婴寒气,茅屋阴凝背日光。

草砌蛩声方寂寂,松林树色更苍苍。也知时序功成际,不为邹生独感伤。

怪底严寒候,花飞遍八荒。人皆欣岁事,我更念戎行。

陇麦萌应绿,江云色半苍。从来感格意,不在走群望。

帘幕低垂静夜,兰膏拨尽深更。灯影模糊梅影瘦,篆香暖拂云屏。

已觉愁魂欲断,那堪雨又淋铃。

几度思弹绿绮,谁家又理瑶筝。卸罢残妆纤手冷,霜风和月穿棂。

无奈夜长人倦,熏笼倚到天明。

浮云散尽碧天西,那处佳人露只眉。正可开樽邀客饮,只愁易落不迟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