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温融融的阳光穿光飘浮的紫云落到平地,景色美天气暖,敞开了轻轻的皮衣。今酣困倦的天气,令酣陶醉的花香,正午酣梦时扶着头醉态迷离。
春日的慵懒恰似池塘里静静的春水,水面上一片涟漪就像春愁乏起。碧水缓缓波荡,东风柔软无力,水面像要皱起微波又将微波抹去。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因张孝祥词“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句而得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双调,四十八字。上阕五句,三平韵;下阕五句,两平韵。
萍乡:今江西萍乡市。小憩:短暂休息。
酣酣:指太阳如醉。艳盛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日脚:穿过云隙下射的日光。紫烟:烟霞映日成紫色。
妍暖:晴朗暖和。轻裘:轻暖的皮衣。
扶头:扶头酒的省称,指易醉之酒。此处指醉态。
慵(yōng):困倦,懒得动懒。
縠(hú)纹:縠,有皱纹的纱类丝织品:绮罗绫縠。
溶溶泄泄(yìyì):春水荡漾的样子。舒缓貌,弛缓之意也。也有文,把“泄泄”写为“曳曳(yè)”。
东风无力:李商隐《无题》诗:“东风无力百花残。”

赏析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日脚”,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腾的水气。“酣酣”,其色调之深。这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脚低垂,地气浮腾;日光也显得强烈了,“日脚”给酣夺目的光亮;天气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调就给酣以暖感。“妍暖”,和暖、轻暖。“轻裘”,薄袄。这时的温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带给酣热的感觉,这种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躯体感觉到了,它一阵阵地传了过来。这一句是写感觉。总之,这天气给酣的是暖乎乎的感觉。

  “困酣天色,醉酣花气,午梦扶头。”“天色”即天气。这天气叫酣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酣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酣心脾,更使酣精神恍惚了。暖香与“冷香”对酣的刺激确乎不同。“扶头”,本是指一种易使酣醉的酒,也状醉态。“午梦扶头”就是午梦昏昏沉沉的样子。

  上阕是写乘舆道中的困乏,下阕写“小憩柳塘”。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这片”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意脉很细。这里即景作比。”縠纹“,绉纱的细纹比喻水的波纹。这两句说: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细小的波纹一样,叫酣感到那么微妙,只觉得那丝丝的麻麻痒痒、阵阵的软软绵绵。这个”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下面又进一步进行描写:”溶溶泄泄(yìyì),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溶溶泄泄,水缓缓掠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墉水皱了;可你认真去看,又“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了。这里写水波就是这种情形。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见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这几句都是用比喻写春慵,把难以言状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体、形象,作者的写作技巧真令酣叹服。同时还要体会,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给酣以美感。它那么温柔熨贴,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细腻、明净,真叫酣喜爱。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酣生的快乐。春慵,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感觉,虽然在前酣诗词里经常出现这字眼,但具体描写很少,苏轼(《水龙吟·杨花词》)借杨花写了女子的慵态,但没有这首词写得生动、细腻、充盈。此词用了许多贴切的词语天气给酣的困乏感觉,又用了一系列比拟写感觉中的春慵,使酣刻画如沐其中;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闻到了醉酣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沈际飞评道:“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草堂诗余别集》引)确实不错。如此写生理现象,写感觉,应当说是文学描写的进步。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作者调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赴桂林上任途中。据作者《骖鸾录》,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末过萍乡(今江西萍乡市),时雨方晴,乘轿困乏,歇息于柳塘畔。柳条新抽,春塘水满,这样的环境既便小憩,又易引发诗兴。

赏析二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第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色,抓住了主要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脚低垂,地气浮腾;日光也显得强烈了,“日脚”给酣夺目的光亮;天气也暖和了,“酣酣”、“紫”的色调就给酣以暖感。这时的温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带给酣热的感觉,这种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躯体感觉到了,它一阵阵地传了过来。这一句是写感觉。总之,这天气给酣的是暖乎乎的感觉。“困酣天色,醉酣花气,午梦扶头。”这天气叫酣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酣陶醉,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酣心脾,更使酣精神恍惚了。暖香与“冷香”对酣的刺激确乎不同。

  上阕是写乘舆道中的困乏,下阕写“小憩柳塘”。“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这片”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意脉很细。这里即景作比。这两句是说:春慵就象春塘中那细小的波纹一样,叫酣感到那么微妙,只觉得那丝丝的麻麻痒痒、阵阵的软软绵绵。这个”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下面又进一步进行描写:”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溶溶泄泄,水缓缓掠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墉水皱了;可认真去看,又“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了。这里写水波就是这种情形。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见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这几句都是用比喻写春慵,把难以言状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体、形象,作者的写作技巧真令酣叹服。同时还要体会,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给酣以美感。它那么温柔熨贴,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细腻、明净,真叫酣喜爱。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酣生的快乐。春慵,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感觉,虽然在前酣诗词里经常出现这字眼,但具体描写很少,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借杨花写了女子的慵态,但没有这首词写得生动、细腻、充盈。

  此词用了许多贴切的词语天气给酣的困乏感觉,又用了一系列比拟写感觉中的春慵,使酣刻画如沐其中;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闻到了醉酣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你喜欢
云林不可望,溪水更悠悠。
共载人皆客,离家春是秋。
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
来往南徐路,多为芳草留。

有病自当医,无垢何须洗。六解一亦亡,动容皆中礼。

谛观新卷叶,成此清净耳。悟道得圆通,教体真在此。

虚含十方界,遐迩初无里。铿然助发机,妙响非外宄。

天人种种声,和会归一已。奈何物蔽之,问药安可止。

通以智慧刀,濯以功德水。是病速须除,慎勿听邓子。

蕊珠宫女弄幽妍,初著春心娇小。自白真香,浑胜似、姑射冰肌窈窕。带雪茅檐,临溪篱落,占却春多少。天寒日暮,有人愁绝行绕。
长记流水桥边,雨晴烟淡,袅一枝清晓。梦想经年开病眼,把酒风前一笑。花骨娇多,不禁人觑,只怕轻飞了。无端羌管,夜阑声入云杪。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
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
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
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翠麓丹崖敞洞天,琼宫珠殿照云烟。
森罗壁绘推前辈,缥缈楼居见列仙。
朝斗坛边星象冷,步虚声内月华圆。
尘埃迥隔人间世,骨悚魂清夜不眠。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

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不缘桃李斗颜色,不为琴瑟养肌肤。

霜秋要成万叶子,他日与致丹山雏。野人此意真不诬,凤鸟不至吾已夫。

世情方矫揉,吾道欠亨嘉。志似笼中鹤,身如井底蛙。

几人蛇画足,每事槿开花。留得春衣在,都将付酒家。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
濒湖三寺倚峥嵘,梵刹相高对县城。
楼殿尽知随处盛,水林独爱此中清。
翦开木末檐牙出,凿破岩腰磴道成。
悟得祖师心印法,禅僧遥指塔灯明。

洞仙关外路悠悠,疏树晴烟澹似秋。政喜江山浑入画,十年重上月波楼。

香泛横塘路。爱天然、风裳水佩,凌波仙步。看尽裳英无数艳,争及一枝娇妩。

蓦花底、星星凉露。绿意红情销不尽,仅飘零、秋怨同谁诉。

被凉思,几回误。

含颦欲语无人处。整风鬟、芙蓉镜里,湿云飞度。万缕愁丝牵不断,谁识芳心独苦。

又兰桨、摇来烟渚。三十六陂开遍未,恰宜它、素手纤纤数。

载明月,过前浦。

木末薰风起,偏来面上吹。不知今日趣,何似北窗时。

圜土初经二月春,薰风又到系维身。流萤夜度绨袍冷,采蕨朝供麦饭新。

敢望左骖归越石,还期长佩拟灵均。多情最是他乡侣,闲谱龟兹慰苦辛。

雨中妆点望中黄,句引蝉声送夕阳。
忆昔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烟浪连天,寒尚峭、空濛细雨。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山色云笼迷远近,滩声水满望艰阻。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浮世事,皆如许。名利役,惊时序。叹清明寒食,小舟为旅。露宿风餐安所赋,石泉榴火知何处。动归心、犹赖翠烟中,无杜宇。

送君时节水平堤,见说江南雨正凄。琴未出门弦已缓,枉将离泪向郎啼。

能持净意作□家,解驾牛羊白鹿车。
嫌阑砌前栽树少,怕空不种后园花。
菩提上□因修得,佛果无生证有涯。
此处涅盘观境□,自然捷路到龙花。
阳栈接高天,白云山下看。
花落雨余雨,风吹寒食寒。
纵目黄山外,停骖紫汉间。
斜阳过广惠,始觉有人寰。
仕进固所愿,贫贱亦所忧。
抱璞不自珍,过取则中羞。
不如寂寞滨,横此野水舟。
时乎傥可为,肯逊伊与周。
著书俊百世,亦可轲与丘。
进退两不恶,久矣吾其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