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上阕从男主人公起笔,下阕则落在女主人公身上,两阕遥相呼应,如倾如诉。上阕描绘了男主人公的惆怅先是从描摹情态入手的,“怅望梅花驿”,是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说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满怀惆怅:“凝情杜若洲”,取《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却也无从寄去,徒然凝情而望。来鸿不见,去雁也难,终于,他从深思回到了现实:距离阻隔了一对情人,难以相聚。四个长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组逐渐推近的镜头,在令人失望的结局上定了格。
如果说男主人公的愁绪是悠长而缠绵的话,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则显得炽热急切,字里行间,流露出思妇坐卧不宁百般无奈矛盾心理。“缄素”、“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远”、“秋”二字,巧妙地点出了她与情人之间音讯断绝的愁绪。最后,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着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不过留在读者记忆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叙事,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恋歌。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认为:“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无论是表述两人不能相见的痛苦,还是诉说那无边的思念,作者都写得含蓄蕴藉。如“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高楼”指女子居处,木兰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楼”与“木兰舟”的距离点出了他们无法相见的残酷现实,“不近”一词用在这里,给人一种语尽意不尽的境界觉。全词没有一处用过“思”字,但字字句句却充满了思念之情,这表明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主旨,又保持了词的特点——清远空灵。
作者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泛单调。如“梅花驿”、“杜若洲”都是虚指,但又与双方远隔,托物寄情密切相关,写女主人公无人传递书信所选用的“双鱼远”、“片叶秋”以及“江已东流”也都属虚拟,但却和她盼望与情人通信的现实十分吻合,这些虚实的统一,不仅有助于表达男女双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实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运用典故也有创新,词中所用大多为常见的典故,但在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如“双鱼”、“题红”两典的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词中虽有典故,但却一样明白,“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两句,借鉴了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如同已出,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很妥贴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九垓之内,人同蛾多。不自僇力,资生则那。东邻歌钟,北寺击鼓。
严霜入门,响亦凄楚。人以为欢,我以为苦。欲贻子金,我不为盗。
宦而巧取,较盗尤暴。凿楹有蠹,穿径有萤。益人神知,照我汗青。
疗贫之术,不出户庭。
偶因北院依南院,新辟梅园近竹园。多谢居亭旁借径,试穿邻壁别开门。
云霞推里疑无地,鸡犬声中别有村。但使榻边容鼾睡,置身何异古桃源。
身披鹤氅手扶藜,布袜青鞋白接䍦。魏野隐居堪入画,龟蒙到处可题诗。
花前问月停杯夜,柳下乘风罢钓时。屈指故人凋谢尽,山妻莫笑鬓如丝。
积雨散烦燠,虚阁延清风。故人赏我趣,觞酒坐从容。
此意岂不佳,老病苦相攻。长途足无力,忧来郁忡忡。
知音有颜李,迹异心自同。题诗谢不敏,恢量还当容。
人间何处无仙源,尘中回首空云烟。武陵胜游那可复,流水已逝花徒然。
龙眠才子独超俗,矫如白鹤清如泉。潘江陆海竟倾泻,偶尔逸兴追斜川。
出世有心非避世,置身早在家山前。鸭头小艇落君手,桃花锦浪波翻天。
飞红如雨点襟袖,风流直与春争妍。清溪百曲见平陆,可有秦人旧种田。
莫笑南阳刘子骥,重来已是三千年。向闻安期洒醉墨,烂霞十里烘婵娟。
移船不羡天上坐,酌酒竟就花间眠。人生到此自可乐,何必采药求神仙。
问津我亦抱夙志,誓将短棹来延缘。但恐君才方负济川望,安能扁舟共泛再续《桃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