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江三峡千峰万峦绵延数千里,行进其中哪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遥望水天连成一片,却又怀疑大地本无山峦。
山水迎我入蜀今又送我下江东,回首沉思变幻明灭一切都如梦境
归程迢迢万里如今行路已三千,几番入梦返至石湖边。
注释
①荆渚:指湖北江陵,江陵旧为荆州治所,春秋时有渚宫,故称荆渚。中流:指行船在江中。巫山:在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长江穿流其中,成巫峡。无回一点:不再有一点形象了。短歌:相对长歌而言,指短小的歌行诗。
②巴峡:原指四川嘉陵江峡,这里借指长江三峡,即瞿峡、巫峡、西陵峡。
③不信:那信。
④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故址在江陵县。据作者《吴船录》描述:“淳熙丁酉八月壬申、癸酉泊沙头,江陵帅辛弃疾幼安招游渚宫。败荷剩水虽有野意,而故时楼观无一存者。后人作小堂亦草草。”
⑤元:通“原”。
山川:山水。
⑦变灭:变幻而消失了。
⑧今:而今、如今。
⑨石湖:在苏州市西南,界于吴县、吴江之间,西南通太湖,北通横塘,风景优美,是作者别业所在,作者晚年住在这里,因自号石湖居土。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短篇歌行体诗歌,写由江陵长江中流回头西望三峡的情景。每二句一韵,凡四转韵,每韵一意。

  第一韵写长江三峡峰峦之多。长江三峡“山之多不知其几千里,不知其几千万峰,山之高且大如是”(范成大《吴船录》),船在万峰中朝漂夕浮,好像永远走不到尽头,在此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中,真是“不信人间有平地”。此联是作者出三峡的回思,用跌宕转折之笔,写在横亘千里奇峰陡崖中行舟的感受――峡里山多与山高。

  第二韵写由江陵长江中流西望不见峡山。诗人受辛弃疾邀游楚国别宫——渚宫,由渚宫沿江西望,江水汹涌奔流如罗带,碧绿湍急的江水一望无际,水天相接一色,江面辽阔广漠,“却疑平地元无山”,真是过了夷陵(今宜昌西北)“回首西望,则渺然不回一点;惟苍烟落,云平无际,有登高怀远之叹已。”此联是诗人从江陵平坦之地回头遥望,江天一片空旷,略无高处,故作此江长水大“水连天”及“却疑平地元无山”疑辞,表现峡外的平旷景象,真是“送尽奇峰双眼豁,江天空阔看夷陵。”(清人张问陶《出峡泊宜昌府》)

  第三韵写对峡里山、峡外水变换情况的感想,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从桂林经湖南至荆州,然后沿秭归、巴东、巫峡、万州一线入川,而今又从“千峰万峰巴峡里”来到“水连天”的江陵,南北往返,颠沛流离多年,经历了许多山山水水,这山水相迎相送,回想起来,这世事仕途真如转头即灭的梦幻一样。此联是自然山水拟人“送迎”现象触发诗人对世事仕途感慨,其内涵意味深长。

  第四韵写诗人长途艰难、盼速归。山水相迎送,世事如浮云、梦幻,这万里归程才行过三千,在这三千里山川旅程中已做过几回梦,不知到苏州西南的太湖之滨,再经几次梦境才会到达。此联写诗人在经历山川变换、宦海浮沉后,已悟出世事仕途如过眼云烟、如梦幻虚无缥缈的道理,并表露出他思念石湖,急盼归家的心情。

  此首七言古诗,转折轻妙如行云流水,内涵深蕴,真是神韵兼备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范成大辞去四川制置使职务,淳熙四年(1177年)五月,离成都东下。八月,抵达湖北江陵,刚好这时候词人辛弃疾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邀他同游渚宫,诗人有感于山川、世事、仕途写下此诗,借以抒发世事如梦及思归之情。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你喜欢

玉箸插银河,红裙蘸碧波。更行三五步,浸着老僧窠。

小枝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才似谪仙惟欠酒,情如宋玉更逢秋。
相看领会一谈胜,注目长江天际流。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妄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持问诸老禅,少露真消息。

好山不入时人眼,每向人家稀处见。浓青一桁拨云来,沈恨万端如雾散。

山灵休笑缘终浅,作计避人今未晚。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

奇姿擅水仙,长向雪中看。翠碧瑶簪盍,鹅黄粉袂攒。

夜阑香苒苒,风过佩珊珊。著在冰霜里,姮娥御广寒。

绛幔谈经日,熊丸苦时。
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
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
一生同令共,共泣蓼莪诗。
露洗秋光透。指岷峨、无边峭碧,与君为寿。万里同随琴鹤到,只愿人情长久。尽头白、眼青如旧。从臾功名三尺剑,倚函关、风雨蛟龙吼。谈笑取,印如斗。从今尽展眉峰皱。看诸郎、翩翩黄甲,班班蓝绶。一簇孙枝扶膝下,翠竹碧梧争秀。便嘉庆、图中都有。花影婆娑清昼永,护新凉、更著丝簧手。欢未尽,剩添酒。
闾井锥刀*战烘。咏归奚取舞雩风。道开圣学千年后,春在先生一亩宫。敦诲诱,见从容。弦歌不隔幔纱红。珉溪几点梅梢雪,岁岁吹香入寿
我尝过黄州,故国耸乔木。
半山歌元丰,此老蜗角缩。
及至绍圣初,岭海谪坡谷。
人生归去来,破铛煮黄独。

绮窗朱户莫愁家,桃涧藤溪路未赊。此夕同心吟月扇,当年倾耳听雷车。

上眉鸾镜颦成谱,五晕罗裙步起霞。一道吴歌采莲伴,争看越女胜如花。

秋雨萧萧白燕词,龙溪{辶苕}遰郁哀思。寝门风义犹行古,岭表文章待起哀。

扑笔昔曾歌慷慨,登车莫更惜倭迟。酒酣试共王郎舞,看尔沧溟跋浪时。

嫁女惟愁致客难,君王诏遣共交欢。谁知后日生儿乐,虚授朝廷五品官。

梅边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天角危危獬豸形,神仙与我作佳城。子孙不必求行状,水月山前是墓铭。

高楼凤去琐寒烟,风物江都已惘然。胡地夜笳惊戍马,汉宫春色怨啼鹃。

乌丝老去毡房冷,黄鹄歌残毳幕前。生入玉门犹腐骨,不知青冢草芊芊。

嶙峋怪石耸仙山,礼尽诸天肯信顽。欲證三生归佛国,漫参二体破尘寰。

池边洗衲苔侵袖,壁上蒸霞暮掩关。翘首巨灵堪仰止,寻常丘壑自应删。

月下归来深闭门,衾寒时倩博山温。
隔楼忽听吟声苦,引得清愁入梦魂。
季鹰雅志本江湖,胡为入洛诚计疏。
一杯莼羹入归梦,岁晚仅饱松江鲈。
何如王郎十亩宅,一生江头枕江碧。
西风落日弄烟波,却笑陶朱计然策。
我来访君春已深,江花江柳翻绿阴。
相攜三径拾瑶草。为问客来何苦心。
固知此事君计得,我被微官苦相逼。
劝君谨勿语弹冠,便恐纷纷北山檄。

巫峡迢迢旧楚宫,灵犀一点若为通。几家砧杵秋烟外,一抹青山落照中。

瑶草秋残仙圃外,缑山云冷凤台空。共君莫问当年事,来是空言去绝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