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起句至“骨肉十年终眼青”为第一段,写送别。它不转韵,穿插四句七言之外,连用六句九言长句,用排比法一口气倾泻而出;九言长句,音调铿锵,词藻富丽:这在黄庭坚诗中是很少见的“别调”。这种机调和词藻,颇为读者所喜爱,所以此诗传诵较广,用陈衍评黄庭坚《寄黄几复》诗的话来说,是“此老最合时宜语”。但此段前面八句,内容比较一般:说要用蒲城的美酒请王纯亮喝,在酒中浮上几片屈原喜欢吞嚼的“秋菊之落英”,酒可用来浇消王郎胸中的不平“磊块”,菊可以像陶渊明所说的,用来控制人世因年龄增而早衰;要用歙州黟县所产的好墨送王,用王维《渭城曲》那样“阳关堕泪”的歌声来饯别,墨好才能让王郎传写“万古文章”的“心印”(古今作家心心相印的妙谛),歌声以表“兄弟”般的“一家”亲戚之情。此外,这个调子,也非作者首创,从远处说来自鲍照《拟行路难》第一首“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等句;从近处说,来自欧阳修的《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嘉》起四句:“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鬂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虽有发展,仍属铺张,不能代表黄庭坚写诗的功力。到了这一段最后两句“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才见黄诗功力,用陈衍评《寄黄几复》诗的话来说,就是露出“狂奴故态”。这两句诗,从杜甫诗“别来头并白,相对眼终青”化出,作者还有类似句子,但以用在这里的两句为最好。它突以峭硬矗立之笔,煞住前面诗句的倾泻之势、和谐之调,有如黄河中流的“砥柱”一样有力。从前面写一时的送别,忽转入写彼此长期的关系,急转硬煞,此其一;两句中写了十年之间,彼此奔波千里,到了头发发白,逼近衰老,变化很大,不变的只是亲如“骨肉”和“青眼”相看的感情,内容很广,高度压缩于句内,此其二;词藻仍然俏丽,笔力变为遒劲峭硬,此其三。这种地方,最见黄诗本领。
第二段八句,转押仄韵,承上段结联,赞美王郎,并作临别赠言。“连床夜语”四句,说王郎来探,彼此连床夜话,常谈到鸡声报晓的时候,王郎学问渊博,像“无底”的“书囊”,谈话的资料没完没了;欣喜王郎读书有得,功深如此,别后必然继续猛进,就不用怨恨书信不能常通了。由来会写到深谈,由深谈写到钦佩王郎的学问和对别后的设想,笔调转为顺遂畅适,又一变。“炒沙作縻”四句,承上读书、治学而来,发为议论,以作赠言,突兀遒劲,笔调又再变而与“江山”两句相接应。这四句的意思是:追求写“工巧”的文章,像“炒沙作縻”,无法填饱肚子,像镂刻冰块,不能持久;应该收敛心神,潜心道义,战胜虚华,才能体会出孔子、孟子之道如日月经天。黄庭坚致力于词章,力求“工巧”,但又有文章要为“道”服务的观念,所以认为读书治学,要以身体力行孔、孟之道为主。实际上黄庭坚本身是诗人,不可能真正轻弃词章,这里只是表现他把儒家的修身、济世之道放在第一位而已。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说王郎的弟弟能替他管理家事,妻子能烹制美餐孝敬婆婆,儿子能读诗书,女儿能织丝麻,家中无内顾之忧,可以好好烹茶读书,安居自适。王郎曾经考进士不第,这时又没有做官,闲居家中,所以结尾用这四句话劝慰他。情调趋于闲适,组句仍求精炼,表现了黄诗所追求的“理趣”。
这首诗多数人喜欢它的前半,其实功力见于“江山千里”以下的后半。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入思深,造句奇崛,笔势健,足以药熟滑,山谷之长也。”要体会这种长处,主要在后半。
名花偏作隔墙枝,爱影怜声入手迟。门第敢言非道蕴,才情端喜是芳姿。
桃边未许裙题字,柳下曾将带乞诗。今日眼波微动处,半通商略半矜持。
陬筒吹灰变冥朔,生气萌泉天不觉。凝阴忽升气横厉,重云大同势绵邈。
通衢漫漫走流沙,近甸稍稍堆乔岳。焚炉姹女姿飞扬,匝野神奸谁彫琢。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户斜尺剑未及收,窗缺连环如可握。
鲜妆宫女喜深印,红手庠童斗坚搦。暝鸡误晓屡咿咿,饥雀冲人犹啄啄。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
使君高义仍泛爱,颍士多文方力学。猎师得隽鲜弃薧,厨酿荐甘清间浊。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吾知郢人不复歌,古声比今为拙朴。
斯人管乐俦,而分山泽槁。岂无园中菊,念此霜露早。
衡门卧日晏,幽径时自扫。芳晨有旨酒,客至即倾倒。
兹言乐游衍,春服丽轻缟。古道少人行,杖藜入秋草。
神閒韵自适,意远色逾好。鼎鼎百世师,遗荣以为宝。
万里无云月满天,平分秋景自年年。人言难得此时霁,客意偏惊今夜圆。
光搅故山慈母梦,影遥官舍小儿怜。寸心两地愁无计,坐听城钟起曙烟。
女贞成节方全孝。新台岂堪重咏。洁养承颜,投缳矢烈,心似寒泉古井。
慈闻聪请。更小妹幽闲,代开妆镜。就义从容,皭然难滓志先定。
齐芳如此未易,有今年奏谳,祁氏堪并。老悖孤绥,贤媛婺洁。
鸩酒倾杯求暝。淫威更逞。藉霜刀锋铦,洁将强横。
义绝非亲,那容将弑等。
鶢鶋愁钟鼓,麋鹿思长林。柰何抱拙讷,久此玷华簪。
罢秩归温凊,曲成恩已深。征桡候秋澨,枫岸日萧森。
十年旧伦好,樽酒叙离襟。骖騑俨就路,觞至不暇斟。
投分知有别,不谓已在今。登车一洒涕,所感非升沈。
假足欢遗草,分山怆完禽。久敦四海敬,能无歧路心。
向者并游乐,于兹渺难寻。寡过谅所期,山阿伫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