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苏子瞻被贬官到岭南,当宰相的想要把他杀死。
他饱吃了惠州的饭,又认真地和了渊明的诗。
陶彭泽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苏东坡也是百代传名的贤士。
苏的出仕与陶的归隐,情况虽有不同,但两人的风格和情味,却是多么相似啊。
注释
跋(bá):文体的一种,多写在书籍和文章的后面。
子瞻:即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和陶诗:和陶渊明的诗。
岭南:地区名,指五岭以南地区。
时宰:当时的执政者,指章悖。
饱吃惠州饭: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官,至惠州安置,时达三年。惠州:现今广东省惠州市。
彭泽: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东北部。陶渊明曾在此地作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乡。这里以彭泽指代陶渊明。
处:隐居田园。

赏析

  诗题“跋”字表示诗人对苏轼的尊敬。首二句“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分量极重,也切合事实。“时宰”章悖贬东坡于惠州,自以为东坡在那里既无自由,又不服水土,必死无疑。孰料东坡泰然处之。诗人平淡中概括了苏轼先贬惠州,再贬儋州,已至天涯海角之绝地的经历。“时宰欲杀之”五字,有回拦横截之力,写出诗人对执政者妒能嫉贤、残酷打击的无比愤慨。尤其用一“欲”字点出其用心之狠,而为苏轼抱无尽之同情。状况如此沦落,诗人再用“饱吃饭”与“细和诗”两个生活细节,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苏轼超迈洒脱的精神境界。前两句用力之重,恰恰成为后二句的铺垫,造出跌宕悬殊的强烈效果。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急转,在“时宰欲杀之”的情况下既不乞怜,也不忧伤,而是“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这是对“时宰”迫害的极大蔑视,也是胸襟开朗、人品卓绝的具体表现。苏轼之所以如此喜爱陶诗,自然不仅由于艺术上的向往,更主要的还在于心灵上的契合。第四句入题。一般的诗人至此,就容易针对《和陶》的内容褒赞开来,而诗人点到即收,忽然跳出,借陶渊明人品赞苏轼,大开大合。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说得非常郑重恳切。从开始的“子瞻”到“东坡”,“渊明”到“彭泽”,从称呼上加以变化。陶渊明见机而作,彭泽令只做一百多天就去官归隐,前人多视他为处士。而苏轼却一生都在宦海浮沉。拿陶渊明喻苏轼,从形迹看,两人截然不司,而他们不以贫富得失萦怀,任真率性而行,则是共同的。所以“出处虽不同”又一反,着一“虽”字以为转折,“风味乃相似”以“乃”字一合作结。“风味”二字含蓄不尽,由读者自去领会。

  苏轼针对陶渊明写的和诗有一百零九首,风格内容多种多样。诗人却紧紧抓住“风味乃相似”这个特点,专写苏轼胸怀。言为心声,其人如此,与陶渊明相似。这是诗人以简驭繁,遗貌取神,探骊得珠之处。而八句之中上下联系数百年,至少有四次转折,这是诗人古体诗短篇的刻意求精之作。诗人崇尚“平淡而山高水深”的风格,这首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创作背景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病逝常州。崇宁元年(1102年),诗人知太平州,九天即被罢官。当时赵挺之为相,仇视诗人,欲置之死地。诗人联系自身遭遇,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苏轼的深沉忆念和崇敬。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
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邮舍残灯在,村林鸡唱频。星河吟里晓,川陆望中春。
旧友青云贵,殊乡素发新。悠悠念行计,难更驻征轮。
芳树杂花红,群莺乱晓空。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
写啭清弦里,迁乔暗木中。友生若可冀,幽谷响还通。
世事非吾忧,物理有必至。
常阳百川竭,顾亦防雨耳。
阴阳相纠缠,反覆更自治。
幽怀澹不起,默坐识其意。
长子念衰老,远行重惭愧。
疏慵身似僧,岑寂家近寺。
但闻事日新,未觉吾有异。
器鍠本自出,藩角徒不遂。
得失众共知,穷达佛所记。
要令北归日,粗究一大事。

大晟重均律吕全,乐章谐协尽成编。宫中嫔御皆能按,欲显仪刑内治先。

王业分明记昔年,乾坤日月尚双悬。虹霓初亘牵牛际,雨露遥承附凤偏。

握节可曾干斗象,持签时亦傍炉烟。繇来国脉难调久,自省原惭士雅鞭!

久客怀归问旧游,双娥精舍屋东头。绝怜近市无尘到,曾是寻僧竟日留。

满地绿阴谁结夏,拥篱黄叶更宜秋。玉泉清冽应无恙,凭仗山厨设茗瓯。

茱萸美酒玉壶殷,此日逢君一醉还。愁见孤城秋色里,不知风雨遍空山。

湖南尽是君家物,今代风流贺季真。青草扁舟落吾手,白鸥万里属何人。

玻瓈倒见波心月,翡翠平开雨里春。我唱竹枝三十首,明朝相约伴垂纶。

小楼动秋意,风雨忽来时。暗失黄尘陌,平开绿草池。

朝閒成久卧,气爽得新诗。车马访幽独,冲泥竟有谁。

小楼一别无谈处,鄙吝填胸不可消。何日更酬高世论,我魂重得故人招。

功名太岳同尘刹,事业姚江本寂寥。吾见未能闻语断,空山寒雨坐秋宵。

爱客筵当曲水开,肴觞交出任萦回。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

不系舟虚谁触忤,无机鸥近绝惊猜。休论俛仰为陈迹,且学山阴祓禊杯。

公昔骑麟下星渚,前身恐是匡庐君。孤城遗老穷无告,太守真符喜见分。

彭蠡帆樯明夕照,吴城旌旆拂秋云。明年春殿论功赏,传奏先将姓字闻。

不难饶白发,相续是滩波。避世嫌身晚,思家乞梦多。
暑衣经雪着,冻砚向阳呵。岂谓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伟矣南华叟,飘然遗世荣。著书藏妙解,奥旨世难明。

一夕程门立,微言入品评。既识逍遥体,因知物化情。

火传见真性,游世见天行。聆此幽玄诀,锵然韶濩鸣。

惟灵忽以畅,万虑澹无营。坐久闻寒柝,阶除雪已盈。

深深竹林下,圆庵最幽僻。
高怀本恬旷,野趣助间适。
众人奔名徙,浮世萦物役。
岂知庵中乐,道胜心自逸。

涉水逾山窜草莱,乱离怀抱几时开?元家运变黄河徙,汉土兵兴赤帜来。

夜寂堠亭烽火盛,月明江舰角声哀。风沙满目乡关异,日暮愁登江上台。

灰飞阳律一阴生,物候惊看木槿荣。百岁韶光同过马,十年生计付流萤。

文园寂寞空多病,白社交游各有名。三径独开人不到,终朝松菊为谁青。

卜筑虽城市,心安迹亦安。
一楼深自适,万事少相干。
月向重檐待,山於曲槛看。
门前车马客,未必识天宽。

退之少苦贫,干禄颇浮躁。长安三献书,时宰终不报。

饥寒日哀鸣,踰壮已瞆眊。向非董张徒,宦辙谁与导。

少年屡摧抑,大器天所造。苟不涉患难,尤足长雄骜。

嗟余樗散材,时迈未闻道。虽云寡知己,敢忘固穷操。

徇利多乞墦,贾名争媚灶。薄俗谅如斯,何事伤怀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