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牧牛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
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
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注释
子瞻:苏轼。苏轼工画竹石枯木。
伯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野次:野外。
峥嵘:山高峻貌。这里代指形态峻奇的怪石。
幽篁:深邃茂密的竹林。语出屈原《九歌》:“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这里代指竹子。
甚童:小童儿。语出《晋书·羊祜传》中吴童谣“甚童复甚童”句。这里代指小牧童。
箠(chuí):竹鞭。
御:驾驭。
觳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砺角:磨角。
残:损害。

赏析

  宋代绘画艺术特别繁荣,题画诗也很发达,苏轼、黄庭坚都是这类诗作的能手。此诗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诗分前后两个层次。前面八句是对画本身的描绘:郊野间有块小小的怪石,翠绿的幽竹紧挨着它生长。牧牛娃手执三尺长的鞭子,驾驭着这头龙钟的老牛。四句诗分咏石、竹、牧童、牛四件物象,合组成完整的画面。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多,诗人难以对咏写的物象作充分的描述,但仍然注意到对它们的外形特征作简要的刻划。“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就把画中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显示出来了。“篁”是丛生的竹子,前面着一“幽”字写它的气韵,后面着一“绿”字写它的色彩,形象也很鲜明。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甚童”,稚气可掬;点明他手中的鞭子,动态亦可想见。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更为传神。按《孟子·梁惠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是以“觳觫”来形容牛的恐惧颤抖的样子。画中的老牛虽不必因恐惧而发颤,但老而筋力疲惫,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于是也就给人以觳觫的印象了。画面是静态的,它不能直接画出牛的觳觫,诗人则根据画中老牛龙钟的意态,凭想象拈出“觳觫”二字,确是神来之笔。诗中描写四个物象,又并不是孤立处理的。石与竹之间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则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四个物象分成前后两组,而在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上,又配合呼应,共同构成了画的整体。能用寥寥二十字,写得这样形神毕具,即使作为单独的题画诗,也应该说是很出色的.

  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残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说到这里,不免要触及诗篇的讽喻问题。诗中这段感想议论,除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外,是否另有所讽呢?大家知道,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在神宗时就已展开。哲宗元祜年间,新党暂时失势,旧党上台,很快又分裂为洛、蜀、朔三个集团,互相争斗。至绍圣间,新党再度执政,对旧党分子全面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这种哄争,初期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原则性,愈到后来就愈演变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严重削弱了宋王朝的统治力量。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当时作者在京师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黄庭坚与苏轼、李公麟同在京。苏轼与李公麟多次作画,黄庭坚题了好几首诗,这首是最出名的一首。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桃花脸薄难藏泪,
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
几回抬眼又低头。

吾师脱浮玉,振锡来云居。江边波浪已远去,山顶风雷应晏如。

我来问津师草草,咫尺云岑怅难到。师既拗折柱杖不出山,我亦把定缰绳不下道。

试将此意示丛林,抚掌呵呵同绝倒。

缭绕缘云上,璘玢甃玉联。高高曾几折,极目瞰秋鸢。
於赫圆宰,视听自民。
惟圣能飨,非德莫亲。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叶,涵每毓春。
德厚流光,施及吾君。
历数有归,兆协大横。
性笃孝薛,天纵睿神。
思皇帝统,积累艰勤。
譬彼菑田,
是播是耘。遗大朕躬,
曷其敢宁。嗣训九年,
端拱严宸。权纲复归,
如日宣精。奸险投荒,
耆哲扬廷。与物便始,
三载惟寅。宗祀戒期,
历吉中辛。孚号万方,
以肃先庚。饬我玉幣,
洁我粢盛。秋霖淫泆,
俄浃六旬。法宫祗惧,
虔祈百灵。炉沉未烬,
如谷应声。飚籁号起,
雾侵敛昏。凡百执事,
肄习彬彬。戊辰斋居,
弥竭精纯。昧旦盛且,
天仗肃陈。爰趋殊庭,
溯瞻九闳。眷我道祖,
凝神窈冥。浚发灵源,
流福无垠。旋跸清庙,
感恻蒿焄。端冕对越,
秉心著存。暨入祢室,
有涕其零。僾若有见,
忾如有闻。景续陆离,
瑞霭轮囷。乃备法驾,
玉軑金轮。苍龙载驱,
和鸾锵鸣。黄纛晅书,
翠蕤梢云。还复斋寝,
以须肇禋。重屋启邃,
入牖徹扃。秸席纯敷,
蜡炬交荧。金石森列,
豆笾芯芬。有雨其雱,
激电震霆。先事以戒,
升奠而停。皇心益祗,
惕若持盈。上帝降鉴,
富媪式凭。二后严配,
五帝侍轩。陛级陟降,
食饮乐欣。礼仪既备,
廷列九宾。宣旨辍贺,
免御端门。天降威灵,
宁不震惊。省咎宸扆,
肆眚八纮。相古肆祀,
酒癣牡骍。吒物荐忱,
惟协这馨。玉带之图,
奉高所营。盖第圜水,
入自昆仑。辩说蹖驳,
舛厥本源。若稽皇佑,
裁自帝尊。合祛参侑,
不渎不烦。维时春和,
穆穆迓衡。尚劳圣虑,
抑加鸿名。制诏辠己,
千古日星。其在於今,
履运艰屯。胫躔错度,
水旱存臻。寇盗虔刘,
公私窭贫。国论轇轕,
政条放纷。所宜急急,
补坏支倾。皇帝明哲,
问学日新。夔夔翼翼,
是究是询。广内九重,
方丈八珍。采翠眩转,
尊罍溢醇。皇情泊然,
尧采若颦。沓来封章,
敷列典坟。旰不遑食,
坐或达晨。虽躬其劬,
未凝劂勋。因飨而思,
咎证之频。天诱帝衷,
跻之乾游。天启神断,
旋乾转坤。抵龟蔽志,
昒号列绅。若古有训,
股肱惟恐人,进退以礼,
艰哉选抡。匪余则私,
弛弛必更。皤皤一老,
为世重轻。毋徐其驱,
扰我心旌。奚蠹莫理,
奚坠莫撑。执枉而陟,
孰贤而湮。孰道之同,
而返丘园。迟汝之来,
秉我化钧。莫莫葛藟,
芘其本根。有来赞裸,
麟趾振奋。时庸展亲,
金帛脤膰。慨昔急难,
在原脊令。岂不尔矜,
义或夺恩。盍考故实,
以厚人伦。言路之辟,
公论以信。谁窒其来,
岁久积堙。亦既疏沦,
源清则亨。毋厌其鲠,
而其佞言。药石我爱,
醪醴我醒。好恶之岐,
治忽以分。民亦劳止,
鲂尾其赪。吒之守宰,
尔抚尔循。边以警闻,
皇皇算缗。吏缘为奸,
星火急征。慨彼嘉殖,
耗於螣螟。戢贪林苛,
前令盖申。祁祁中原,
百年荆榛。天狼耀芒,
较昔则狞。摲我边关,
殓我边氓。汔可小休,
亦人之情。偿得少暇,
修其政刑。毋宁翫愒,
以纵鲸吞。维是四端,
急甚救焚。天何言哉,
警戒谆谆。仁爱之心,
与父母均。皇帝曰咨,
尔公尔卿。其左右我,
以经以纶。鼎雉儆,
中兴有殷。云汉惧灾。
王化复行。维思无邪,
负扆有铭。敢不参倚,
日省吾身。我阙汝规,
毋我逢迎。渊冰虎尾,
始终一诚。神示神考,
宁不我听。百臣司蕝,
虔薛骏奔。跪诵祝册,
如帝其聆。式稽周颂,
进戒九阍。敬之敬之,
毋圯於成。海深岳崇,
不废涓尘。图易於艰,
渝险而平。天锡帝寿,
如古大椿。天祚景运,
万亿子孙。臣虽不敏,
知力於文。

忒分明,水西云北,卧游历历能道。高情已逐沧浪去,画省炉香犹袅。

歌复啸。趁万顷烟波,一叶扁舟棹。红尘扰扰。算身在鸾坡,心盟鸥渚,名宦几人到。

拿音袖,亲见前贤古貌。同乡同梦同调。书裙泼墨华亭笔,替写九峰三泖。

归去好。说老我江乡,鲈脍秋风饱。掉头一笑。看脱却朝衫,携将粉本,打幅遂初稿。

阔疏未可轻愚叟,放浪多应学漫郎。待挽春工醉乡去,随教蜂蝶笑雄张。

去楚及梅落,过夔逢麦秋。既非就国者,判作贾胡留。

心力盘滩尽,年光抛渡休。移书故山友,慎勿厌锄耰。

客里登高思欲飞,乾坤但觉此生微。关河迢递亲垂老,松菊荒凉人未归。

六代空台馀古塔,几家新冢对斜晖。寒烟蔓草西风外,惟有秋荷好制衣。

绿衣使,朱冠缨,西来万里陇山青。金精气清儆,直言语分明。

藏不得,房中秘,人不知,近窃宁王玉笛吹。殿上儿,老莱戏,十幅锦绷摇虎翅。

皂雕不语君王私,拜尔君王绿衣使。

我在西秦子在吴,澄江千里梦魂孤。何时乘兴重来访,共倒花前酒一壶。

水色映蒹葭,遥山更晚霞。扁舟载诗去,秋思满天涯。

重觅旧池台,孤村夕照开。闲情聊共写,携得素琴来。

野浦山溪一径通,柴门茅屋绕丹枫。朝看雁鹜清波里,夕下牛羊落叶中。

唧唧草虫鸣,离离众星列。白露劲柔条,激楚结丛樾。

踟蹰还入房,含凄心如结。罗帐漾清商,绮牖笼寒月。

百忧触物生,万感因秋作。朝槿谢残红,篱菊发黄藻。

金风生桂枝,玉露凋芳草。客怀多感伤,览物憎寒早。

转身入我房,惄焉心如捣。绮窗暧夕晖,邃室增幽窈。

岂必日月驰,维忧以用老。

古汴寒灰不可温,荧荧孤屿火犹存。
一抔未问长陵土,两字先劳万乘尊。
卓笔有锋兵自弱,投戈无志艺何论。
清辉堂外重回首,谩说旋乾与转坤。
谁何不欲蚤忘机,今已高年古亦稀。
翠柳阴中黄鸟过,青山影里白鸥飞。
新春已到无高下,故里重过有是非。
人意不如毛羽意,声声犹道不如归。
月满西园夜未央,金风不动邺天凉。
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身世相忘象外天,清风一枕几千年。
有时默默焚香坐,间看白云心自玄。

万苦萦心不可论,又看秋色满郊原。孤云逝水归何处,落月啼乌正绕门。

养乏旨甘空往恨,教存忠孝是深恩。因思昔日门墙下,道义能令士习敦。

理栉听鸣禽,搴帷望朝旭。
快然登前林,烟芳纷满瞩。
秋晴带余阴,夜雨生新绿。
道胜绝纷华,情惬关幽独。
在天羡白云,凌风慕黄鹄。
赏心久已违,感此劳中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