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元宋推寻楚汉时,千秋名姓几盘棋。儿孙田宅思牢固,官印私钤策罔遗。
疏帘留客昼偏长,茗椀告罢新炉香。主人不恤寒具手,为出牙签古锦囊。
鹅溪半幅开平远,天际归舟烟树晚。钓翁蓑笠钓沧浪,一波不动风丝软。
吾家旧隐柳溪閒,误落红尘不放閒。披图便觉清兴发,恍若坐我黄芦湾。
黄陵翩翩贵公子,爱画乞诗差可喜。幸今老父眼尚明,莫惜千金访茧纸。
抡才有诏属儒林,浩荡恩光仰照临。坐近殿门天不远,归迂辇道日将沉。
群公奏卷瞻宸翰,多士登名悦圣心。明日衣冠同入贺,拟从仙仗候銮音。
高烧银烛。屏当椒盘开博局。六子红鲜。赢得他家压岁钱。
手风欠顺。雉转成枭呼不应。囊底穷搜。孤注拼教一掷休。
黄屋何来郑主乘,松风狂客捏名称。知他佛力生因想,绝倒乌台睡语凭。
风逆江头坐,维舟野竹边。荒村无物色,落日少人烟。
尽室忧途夜,疏灯照客眠。一钩新月白,光景为谁怜。
屏帐重重气势鸿,昆崙未上眼眶中。尧封保障方如扆,禹迹刊随弯似弓。
凤嘴有声羞煮海,壶山没石谩回风。瀛洲东顾漳南路,北面维藩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