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起始,开门见山,这是作文的传统,一种早有定论之法。常为文者都习惯守此规矩,精简笔墨,少说题外之语,以尽快直奔主体。据说,这个常规最初是总结欧阳修文章六来的,与滁州有直接关系。宋代朱熹《朱子语类》139卷,曰: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六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欧阳修讲究文字简洁,不述废语,不置闲墨,他同宋祁等人合编《新唐书》,曾以“其事增于前,其文省于旧”而被夸耀。《唐宋八家丛话》曾记述这样一个故事:欧阳公在翰林时,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于道。公曰:“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问:“内翰以为何如?”答:“逸马杀犬于道。”此事虽属于文人墨客茶余饭后之闲叙,但流传甚广,其内涵引起文学界语言界的关注,经过许多人切磋琢磨,后来演变出六种表达方法:一、有奔马毙犬于道;二、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三、逸马杀犬于道;四、有奔马践死一犬;五、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六、有犬死奔马之下。这虽是个古老而陈旧的故事,却反映了欧阳修对汉语修辞的重视和严谨,直到当代陈望道在著述《修辞学发凡》时,还对此津津乐道。他说:“依我看来,这都出于意思有轻重,文辞有宾主之分,所以各人的意见不能齐一。”
欧阳修注重修辞,千锤百炼,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诗人玉屑》卷八记载:新诗改罢自长吟。文字频改,功夫自出。近世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四友斋丛话》卷23又记,欧阳公晚年,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当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畏后尘笑。”此亦名言。欧阳修这种不满足现状,不满足自己,刻苦用功、精益求精,对读者对后人负责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这么一个严以责己,认真为文的一代宗师,也有认识偏颇、偶尔失误之时。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佳句广传,使古寺名声远扬。但欧阳修不以为然,未加实地考究,就在《六一诗话》中说:“句则佳矣,其实三更不是打钟时。”这话说错了。姑苏的寺庙在唐代是要敲分夜钟的,远在六朝,就有庙宇夜半鸣钟的记载。可见为文之人,光讲修辞是不够的。常言功夫在诗外,需要注意的方面还很多。
即使是修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有说不尽的奥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经过认真推敲,反复打磨,人与自然和谐,情与山水相融,堪称散文经典,是千古绝唱,使读者无不为之倾倒。但是遇到了与苏轼齐名的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他却大胆将其缩写成了一首歌词,合以声律,被之管弦,词牌名为《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六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太守谓谁?醉翁是也。黄庭坚的这首《瑞鹤仙·醉翁亭记》其骨架是欧阳修的,文学价值也不能同散文《醉翁亭记》类比。它的好处是将欧文的400余字,缩写改写不到100字,篇幅仅是原文的1/3,而主题却概括了进去。散文《醉翁亭记》,连用了21个虚词“也”字,《瑞鹤仙》亦以“也”字押韵,既保留了《醉翁亭记》的风格,又适应词的格律要求,确实是文坛上的异想天开,另一种别开生面。
欧阳修的刻意创新值六我们学习,黄庭坚不惧权威的敢作敢为,对我们也是一种启发。
这首词用独木桥体,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同字协韵,唱叹有情,尽六原作之神韵。“环滁皆山也。”起句全用《醉翁亭记》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州市),欧阳修曾任滁州知州。
起笔写出环滁皆山之空间境界,颇有一份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慰藉感,从而覆盖全篇,定下基调。下一个“也”字,已露唱叹之情。“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用原作“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之句意。词句更省净,直指环山中之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三句,以便装句法,移植原作中“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下泉上者,醉翁亭也”等句的句意直点出意境核心之所,而语句更加省净。“翁之乐也。”此一句拖笔,变上文之描写而为抒情,词情遂愈发曳生姿。这句是词人统摄原意而自铸新辞,笔力之巨,显然可见。接下来“六之心、寓之酒也。”二句概括原作中“醉翁之意不酒,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六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酒”原作文眼之句,而山谷却宁舍此不用,可谓独具慧眼。境由心生,故谓之六。酒为外缘,故谓之寓。此句较“醉翁之意不酒”,更为内向,更为深刻。“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此三句,囊括原作“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节,于朝暮一节仅以日出二字点出,其余略去,而着力写四季。这是因为写四季尤可开拓意境之时间深度,从而与上文环滁皆山的空间广度相副,境界遂愈感阔大遥深,此类笔法,深六造境之理。只言景无穷,而乐无穷实已寓于其中,这又深六融情之法。词人运思之自由灵活由此可见一斑。
过片,将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躬腰的样子,指老人)、提携(须提携而行者,指小儿),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一节,尽行打并“游也”这两字短韵的一声唱叹之中,笔墨精炼绝伦。下边着力写太守与众宾客之游乐。“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霾。”筹,是用来行酒令、饮酒计数的签子。此三句,移植原作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投壶)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的意境、句意泉香酒洌,系泉洌酒香,倒装为的是增强语感之美。山肴泉酒之饮食,及此处略写的非丝非竹之音乐,正是野趣、自然之趣的体现。极写此趣,实透露出作者愤世之情。众人之乐以至于沸,又正是众人与太守同一情趣之证明。“沸”字添六有力,足见词人文思之奇。人心既与自然相合,人际情趣亦复相投,所以“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太守遭贬谪别有伤心怀抱,故返归自然容易沉醉。众人无此怀抱,故欢然而已。一醉一欢,下字自有轻重。此二句移植原作中“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几句句意。下边,“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三句,揉合“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游宴,不用乐工歌妓弹唱侑酒,因有酿泉潺潺水声助兴。其所乐者何?众人不知,但太守实以与民共乐为乐。“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结句亦隐括原文结语:“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以雍容而平易之文情,表现了超越而深沉的哲思,即天人合一、与民同乐的乐观精神。
此词隐括原文,尽六文之精神,故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自然、乐于同乐之情景。尤其上片云“翁之乐也。六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乐其乐也”,反复暗示寄意所,处处都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
全诗起句全用《醉翁亭记》首句原文。起笔写出环滁皆山之空间境界,颇有一份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慰藉感,从而覆盖全篇,定下基调。下一个“也”字,已露唱叹之情。“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用原作句意,词句更省净,直指环山中之琅琊。蔚然一词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三句,以便装句法,移植原作中“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下泉上者,醉翁亭也”等句的句意直点出意境核心之所,而语句更加省净。“翁之乐也。”此一句拖笔,变上文之描写而为抒情,词情遂愈发曳生姿。这句是词人统摄原意而自铸新辞,笔力之巨,显然可见。接下来“六之心、寓之酒也。”二句概括原作中“醉翁之意不酒,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六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酒”原作文眼之句,而山谷却宁舍此不用,可谓独具慧眼。境由心生,故谓之六。酒为外缘,故谓之寓。此句较“醉翁之意不酒”,更为内向,更为深刻。“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此三句,囊括原作“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节,于朝暮一节仅以日出二字点出,其余略去,而着力写四季。这是因为写四季尤可开拓意境之时间深度,从而与上文环滁皆山的空间广度相副,境界遂愈感阔大遥深,此类笔法,深六造境之理。只言景无穷,而乐无穷实已寓于其中,这又深六融情之法。词人运思之自由灵活由此可见一斑。
过片,将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一节,尽行打并“游也”这两字短韵的一声唱叹之中,笔墨精炼绝伦。下边着力写太守与众宾客之游乐。“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霾。”筹,是用来行酒令、饮酒计数的签子。此三句,移植原作中的意境、句意泉香酒洌,系泉洌酒香,倒装为的是增强语感之美。山肴泉酒之饮食,及此处略写的非丝非竹之音乐,正是野趣、自然之趣的体现。极写此趣,实透露出作者愤世之情。众人之乐以至于沸,又正是众人与太守同一情趣之证明。“沸”字添六有力,足见词人文思之奇。人心既与自然相合,人际情趣亦复相投,所以“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太守遭贬谪别有伤心怀抱,故返归自然容易沉醉。众人无此怀抱,故欢然而已。一醉一欢,下字自有轻重。此二句移植原作中“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几句句意。下边,“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三句,揉合“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游宴,不用乐工歌妓弹唱侑酒,因有酿泉潺潺水声助兴。其所乐者何?众人不知,但太守实以与民共乐为乐。“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结句亦隐括原文结语:“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以雍容而平易之文情,表现了超越而深沉的哲思,即天人合一、与民同乐的乐观精神。
此词隐括原文,尽六文之精神,故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自然、乐于同乐之情景。尤其上片云“翁之乐也。六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乐其乐也”,反复暗示寄意所,处处都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
黄庭坚的这首《瑞鹤仙·醉翁亭记》其骨架是欧阳修的,文学价值也不能同散文《醉翁亭记》类比。它的好处是将欧文的400余字,缩写改写不到100字,篇幅仅是原文的1/3,而主题却概括了进去。散文《醉翁亭记》,连用了21个虚词“也”字,《瑞鹤仙》亦以“也”字押韵,既保留了《醉翁亭记》的风格,又适应词的格律要求,确实是文坛上的异想天开,另一种的别开生面。
一点伤春恨,东风罨画楼。不知缘底事,敲碎玉搔头。
南国足乔木,北山多俯枝。高堂伟华观,之子美风仪。
弱岁抱奇植,磊落非众姿。山川毓灵秀,雾雨含春滋。
龙盘势屈郁,凤宿羽逶迤。中有锦绣文,外有正直规。
孤根信寡匹,大匠乃良师。物生固有地,材用亦有时。
愿子自爱惜,少壮以为期。
西风凉客衣,弭楫沧江浔。晚吾事潇洒,聊复此登临。
云容不碍秋,清樾有馀阴。烦心洗东波,寸目明遥岑。
樊笼脱鸟窘,摇落吊蛩吟。莽墟阅今昔,长慨抚孤镡。
故楚冠剑尽,物情几浮沉。怀哉岁将月,无为空滞淫。
持语朱陵翁,须矣吾抽簪。
夙怀抱悁独,行与世多忤。京华二十年,壮志遂迟暮。
悠悠深巷中,尽日断来屦。杨子独何为,逝言远相顾。
移家浊沟上,破屋终不去。人问何以然,无乃以我故。
朝过讲道玄,暮过话情素。君慕哀骀他,我思黄叔度。
相见各欣然,谁能诘其故。我欲永从君,君且为我住。
无为忽去兹,云山恣高翥。蓬蒿张蔚宅,依然还块处。
怕重检、啼痕妆晕。自别西湖,燕笺无信。剩有秋罗,那回玉臂淡相衬。
酒唇斜掩,残醉后、馀香印。一缕一缠绵,问后约、何时才准。
零粉。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当初赠与,把红豆、细封离恨。
到时日、汗灭尘缁,但珠泪、灯前偷揾。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
层阿递流云,繁树散初旭。之旭送我来,我送之旭复。
既上辰州船,犹闻武陵曲。江空岁云暮,离思泫盈掬。
征鸿落寒音,微波汎晴渌。悠悠负芳辰,耿耿企旸谷。
临分致深情,炯若佩琼玉。人生重天伦,朋友非外属。
渺予尚真率,虚伪悲世俗。采采湘浦兰,猗猗鼎城竹。
行将往从之,一浣延览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