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晋(676—734),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子左庶子。诗二首。李适之与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共尊为“饮中八仙”。
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独取诗句名,櫩宇殊飞翚。岩谷有杳霭,花卉无纷菲。
修篁寒逼人,坐如霜雪飞。诸公赏清致,野服驰鞯鞿。
经丘复寻壑,不惮历崄崎。壶觞更命釂,藻翰各一挥。
高谈破滞论,妙处端解围。食冷或屡暖,哦诗宁忍饥。
褒假猥见及,责善非所祈。愿以靖节语,佩之如弦韦。
文字如蚀尘,千秋几完美?安得石匣藏,不与造化毁。
陆生少负才,单鞭走万里。饥餐大剑松,渴饮桔柏水。
郁勃蟠寸胸,幽天逊奇诡。肯为琐屑鸣,因人受桡骫。
剑门一握青,临江束孤苇。犄角玉台山,窅然动莲橤。
生携三尺锄,摩云斲龙觜。何愁落叶风,身轻与同委。
长飙过南岷,流雁渺可指。俯惊白帝猿,结巢七盘底。
缒壁悬藤舆,刨烟出青砥。蘸墨作巨书,和之石中髓。
嗟哉古名流,鸿章擅琦玮。纸败无片存,况多兵燹燬。
独此不灭光,山川共㟪?。呵以蚕丛神,未许狎夔鬼。
至今新苔痕,时拂琪树蘤。可怜王子乔,缚骭尚芒履。
虱处峥嵘天,看彼白日驶。太寥无岸崖,百年究何俟?
岂胜褦襶人,抱椽到没齿。穷骨难改镌,高名亦糠秕。
披图成此诗,吾还感封豨。
满目虽多事,扁舟亦可怜。逢人皆乞食,访道不成仙。
兀傲开元老,峥嵘大历年。落花漫新句,风雨暮江前。
庭院阴阴覆薜萝,尚书祠墓此岩阿。长才只合从簪笔,晚节犹教学枕戈。
毕竟圣明持法恕,空闻门馆受恩多。平泉花木浑无恙,几辈西州掣泪过。
问妾何人妇,商家执巾■。枯杨生其梯,亦自称连理。
前年贩洞庭,今岁粜吴市。妾尝处空闺,独宿鲜娣姒。
妾貌苕之荣,妾心水之止。东邻何少年,自矜冠玉美。
妮词致黄金,新声挑绿绮。为妾谢少年,越礼禽行耳。
庭前雪皑皑,江上石齿齿。石坚不可泐,雪净不可滓。
付命朱丝绳,妄念君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