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秋的虫声好似哭泣声,惊醒睡梦中的女子,帷帐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来。每夜独自一人冷冷落落,残更与梦一样长。
寒风呼啸,用力吹着绿帘子,雨却是绵绵地下着。毕竟已经睡不下去,只听叫寒冷的井外,传来了一声鸦啼。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玉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罗帏:帷帐。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
玉肌:指女性莹洁温润如玉的肌肤。
阴风:冬风,此指寒风、冷风。翠幔:翠绿色的纱帐。
雨涩:细雨缠绵不爽,有滞涩之感。灯玉:灯心余烬结成的玉形。
金井:施有雕栏的井。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闺中孤寂情怀。词一开始即浓墨重彩渲染一种秋夜孤寂的氛围:寒蛩低吟似诉,寒露晶莹如泪珠,已是清冷凄凉之境,紧接着即下一“惊”字,将闺中人那种敏感而脆弱的情丝拨动,继而写她受秋夜清景之惊后的动作神态。罗帏、鸳鸯锦等闺中陈设,为我们展示出这位闺中人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着以“泪湿”二字,则又与这种富丽的陈设形成对照,衬出其内心的孤独、空虚、失落。接下来两句,将泪湿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儿离她远去,她只能独守闺房,那罗帏、那绣着象征爱情双栖双宿的鸳鸯锦被里,只有她一个彻夜难眠的苦心人儿。夜冷兼心凉的她,置身于锦被之中,却没有一丝的暖意,反而只觉玉肌生凉。这里,词人不动声色地从环境过渡到了心境,刻画出这位闺中思妇因夜寒生凉到因“独”处而心凉的心理状态。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情,让她心“惊”,引起她一腔幽怨。“残更与恨长”一句,语短情长,既写出此女长夜难眠,将那个“惊”字写满写足,同时也把难以名状的“恨”写得十分直观可感,动人心旌。

  下片写闺房外之夜景。阴风时时袭来,翻动她闺房的翠帏,使她本已冰凉的心情更显凄凉不堪,也因那摇动的翠幔,绘出她心旌摇荡的内心世界,孤灯残照之时,室外雨声又时时袭来。本来,银灯结玉,是吉祥喜庆的征兆,但对这位秋夜孤枕中的女子而言,她这种美好的梦幻显然早已破灭,所以她只是觉得那重重的灯玉,使灯光更显昏暗而已。词人用“涩”字形容夜雨带来湿润的空气侵染灯玉,使之灰暗不明,颇具匠心。从整首词看,无论是闺房里还是闺房外,一切景物皆着有闺中人的感情色彩,是为闺中人所设,随其心境的波动而动。所以,这里的涩,不是指雨,而是女主人公那幽咽难通的思维情结的外化,雨涩灯暗,全是她彼时心境暗淡愁苦的象征。“毕竟”二字,透出怨恨之意,紧扣上片结尾的“恨”字而发,使词情显得丝丝人扣,针脚细密。收煞一句,又回到“虫声泣露”的环境之中,用室外金井寒来回应开头的“虫声泣露”。李白有《长相思》诗,其中两句云:“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虽说不能说为此句所本,但李诗秦词所描写的环境,所渲染的气氛,却是十分一致的。彼此相参,当更能体会秦观此词所描绘之景象。

  从写作手法上分析,词人先从室外写到室内,在突出刻画独处闺房的女主人的神态心绪之后,又回笔写到室外。以虫声起,以鸦啼结,中间点出“残更”、“不成眠”等语,将一位情丝不断,彻夜难眠的思妇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同时也使得整首词在布局上轻重得宜,且有首尾衔接,词情婉曲连绵不尽之妙。另外,虽然词中有“惊”、“恨”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但是作者却并没有正面描绘这种惊态、恨意,而是侧锋用笔,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尽情地渲染以达到以景传情的目的。难怪后人看后不得不叹赏其“语少情多”了。

  另外,这首词的上下两片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欣赏,即将词的上片理解成闺中人念远,而把下片理解成行人忆内的感情。这样理解,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从词的上下两片所描绘的景象来看,似乎并不完全是一地之景,“虫声泣露”是清夜之景,而下片所写“阴风”、“雨涩”则又是雨夜之景了。而且如此诠释词情,两相对照,两地相思,显得更加刻骨铭心和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元祐旧党被打压,秦观一贬再贬,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女性大多独守空房,凄凉悲苦。这首词即是秦观这一时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认为这首词是秦观早期作品,可备一说。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陵阳山下林亭好,更有高人为卜邻。几个修篁鸣翠雨,一溪流水隔红尘。

灵尨过涧能迎客,幽鸟到窗如唤人。一住梁园惊岁月,春来顿觉梦归频。

客路逢寒食,清明未到家。起居须药饵,饮食任鱼虾。

水净垂垂柳,风迟艳艳花。兴来随处乐,不复问年华。

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

丹楼云澹,金门霜冷,纤手摩娑怯。

三桥宛转淩波蹑。敛翠黛、低回说。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

茫茫咫尺,眼前千里,况是明年月。

令色司马何翩翩,警衣丞相独求怜。吾闻谐子称嬖便,安得三公侔主权。

天下之心心同然,快意何当日自专。封书还诏赖嘉宣,呕血髡钳青史传。

主威未行王业迁,平孺安能复秉鞭。哀帝堪哀非六年,麒麟殿上已传贤。

石床横架万峰西,海上双珠入户低。
自是山中无玉漏,朝霞还有碧鸡啼。

自别心耿耿,奈此秋月明。晨兴洗我耳,鹊鹊枝间鸣。

踵门得缄翰,中有恻怛情。眷彼水际儿,感公脱危坑。

传之邑父老,相语涕泗横。郑重烦取将,摩挲付老兵。

忌饱体未充,惯拊心无怔。应答已如响,炯炯双眸清。

试问父母谁,惝恍目屡瞠。微公父母恩,何以活此婴。

儿生未有知,阴报已不轻。公犹不自德,安得名许生。

共惟仁圣朝,发政先鳏?。吾侪值歉乏,讵敢孤官荣。

二星妙宣指,悉数仆屡更。三接尚须臾,一路当生成。

况乃幕中画,实负当世名。

君不见三峡滟滪瞿塘堆,盘涡日夜轰春雷。又不见洞庭周遭六百里,日月出入其湾隈。

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如何湖光几席上,万顷镜净无纤埃。

桃花雨馀春涨急,盎盎正作蒲萄醅。菰蒲远映水一碧,五月菱熟芙蕖开。

冰轮宵向座隅涌,四座林影参差来。天寒潮落洲渚出,健步更宜寻野梅。

吴郎一生短檠下,裹以章服羞自媒。家山故有丘壑在,松竹多是儿时栽。

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坐令浮念扫除尽,方寸淡泊寒如灰。

浩歌时从鼓枻去,高卧不怕当关催。鉴湖贺老即君是,定与谪仙长举杯。

漠漠江云路不分,小桥流水夕阳村。唫翁马上频回首,一阵东风暗断魂。

哀朝菌。闵颓力。迁化常然焉肯息。及壮齿。遇世直。

酌酩华堂集亲识。舒情尽欢遣凄恻。

周家有粟及鳏孤,甘作阳山两饿夫。岂是不知天命改,君臣大义未应无。

早粳刈了,正坠叶点溪,半篙秋水。郭索无声,横蹴晚凉疏苇。

延缘野老投竿罢,又潜来、鹭沙边舣。满携双簏,数钱长在,晓风渔市。

又重趁、天涯倦旅。把江北江南,闲较丰味。唤煮看擎,小叠赭衣匡背。

珊瑚难得春葱擘,迸微红、水晶盘腻。菊香搓后,长亭一任,酒帘摇翠。

皖岭潜溪已厌观,此行更赏浙东山。
云开天姥极清旷,雾暗石桥穷险难。
年德俱高真召杜,风情未减眷樊蛮。
侧闻侍从多虚位,宁许耆英便赐闲。

满地飞花锦作堆,休言落后不如开。爱渠不逐波流去,自在阴崖覆绿苔。

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
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

先生归去更何之,牢落残年是别时。投老有心求至道,旁人何事怅临岐。

仙洲漫采长生药,石洞应留旧日诗。归去灵山深处隐,閒云来往定何期。

其迁者初,其新者中。
肄业传道,有师有宗,
繄李侯之功。

沧海桑田几变过,尚留遗迹此黄河。桥横老木车难度,霜压平沙水不波。

茅屋半随兵燹尽,宦途频历险艰多。古今兴废俱尘土,对景聊为感慨歌。

浮沈宦海感经年,多少离情寄赵燕。想到萱庭垂暮日,愿随南雁赋归田。

旌阳仙令人何在,闻说遗因事甚都。井柱伏蛟神秘术,节杯化鹤运阴符。

成功碧汉瞻飞舄,崇报巍宫列画图。千载悠悠谁复见,楚江春草听鸣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