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注释
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的七夕。公元1096年(绍圣三年)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关于长沙义倡,洪迈《夷坚志补》卷二有较详细的叙述:“义倡者,长沙人也,不知其姓氏。家世倡籍,善讴,尤喜秦少游乐府,得一篇,辄手笔口咏不置”,秦观南迁,取道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这位艺妓。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一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艺妓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艺妓的故事,“湖南人至今传之,以为奇事”。洪迈提到常州校官钟将之感其事,为艺妓作传,名《义倡传》。当时秦观贬谪的路还要往南走下去,他与长沙歌女不得不洒泪而别。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他的恋人,但戴罪之身,人命危浅,相聚又谈何容易。其实《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沉重叹息也包含了对长沙艺妓的长相思。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恋情。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时仿佛而有似。屈卷轮而中天兮,象虎惊与龙骇。相抟据而俱兴兮,妄倚俪而时有。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若飞翔之从横兮,杨侯怒而澎濞。正帷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或窈窕而四塞兮,诚若雨而不坠。

  阴阳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贪邪而狼戾。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廓荡荡其若涤兮,日照照而无秽。隆盛暑而无聊兮,煎砂石而烂渭。汤风至而含热兮,群生闷满而愁愦。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农夫垂拱而无聊兮,释其锄耨而下泪。忧疆畔之遇害兮,痛皇天之靡惠。惜稚稼之旱夭兮,离天灾而不遂。

  怀怨心而不能已兮,窃讬咎于在位。独不闻唐虞之积烈兮,与三代之风气?时俗殊而不还兮,恐功久而坏败。何操行之不得兮,政治失中而违节。阴气辟而留滞兮,猒暴至而沉没。

  嗟乎!惜旱大剧,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啬夫,何寡德矣!既已生之,不与福矣。来何暴也,去何躁也!孳孳望之,其可悼也。憭兮栗兮,以郁怫兮。念思白云,肠如结兮。终怨不雨,甚不仁兮;布而不下,甚不信兮。白云何怨?奈何人兮!

畴昔人归老,於兹望白云。
门高知後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送春濛雨涨蘋滩,荷叶田田柳絮阑。想见垂虹三万顷,拍天湖水钓丝寒。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
蕴策期干世,持权欲反经。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颓龄。
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
碌碌迷藏器,规规守挈瓶。愤容凌鼎镬,公议动朝廷。
故国将辞宠,危邦竟缓刑。钝工磨白璧,凡石砺青萍。
揭日昭东夏,抟风滞北溟。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
木秀当忧悴,弦伤不底宁。矜夸遭斥鷃,光彩困飞萤。
白羽留谈柄,清风袭德馨。鸾凰婴雪刃,狼虎犯云屏。
兰蕙荒遗址,榛芜蔽旧坰.镮辕近沂水,何事恋明庭。

北战南征兵未休,我师高卧只林丘。苍生尚系裴公望,白发宁忘范老忧。

江上弋人徒慕雁,海边渔父不惊鸥。冥冥萝月三山外,独倚京华万里楼。

暮春江色映芳菲,雨后清和满客衣。游骑自穿官柳去,落霞常伴彩桡归。

锦鳞劈浪深深跃,翠羽迎风两两飞。因下短亭犹惜别,万枝香雪在蔷薇。

歌酒栏干事已非,玉人惆怅卷罗帏。可堪荏苒争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

尽扫庭枝风敛怨,偶粘尘网雨冲围。今朝蝶似长安客,差况残春寂寞归。

节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插花穿戟户,酤酒向旗亭。

日迥林光润,风回海气腥。未知何处乐,归路已严扃。

逐逐黄蜂粉蝶忙,雕栏曲处见花王。
春心自是应难制,做出风流滋味长。
鸟鸣高屋上,饥顾朝求食。
扰扰市井人,日夜衣食迫。
岂伊理当然,或者养未得。
我歌南风诗,归坐还叹息。

白玉搔头压鬓垂,困人天气觉来迟。帘前一任杨花过,爱惜春纤不画眉。

四纪离群两白头,那教小聚不绸缪。花才开处席先步,月已残时吟未休。

堕泪有碑留汗简,立锥无地著菟裘。郎君佐郡西湖近,何必劳山始钓游。

盆满黄金丛满霜,锦为屏障画为堂。留连不是因花恼,酩酊原非为酒狂。

羁旅魂惊亲舍远,簪袍晚滥主恩光。月明马上催扶醉,白玉珂声汉署香。

突出一清枝,孤村雪拥篱。
韵无凡眼识,香有自心知。
不是神仙骨,何缘冰玉姿。
看看金鼎实,此味几人思。

把酒看花倚翠微,流莺声彻柳依依。座间云过青留榻,石上苔生紫湿衣。

聚久肯忘怀落月,兴长犹自怨斜晖。老僧忽起钟声入,远至松林送客归。

平则门开逆闯入,朝士纷纷争拜贼。查家烈妇周夫人,慷慨堂前大义申。

昔闻乐羊妻,盗劫不从甘作臡。又闻高悯女,寇求为婢誓勿许。

彼非须眉尽如此,我曹今当共一死。娣妇闻姒言,请从地下长周旋。

小姑闻嫂言,含笑不辞赴九泉。诸女闻母言,齐声抗志金石坚。

就中有妾长跪请,莫因葑菲轻弃屏,有母虽孱同毕命。

周夫人,查烈妇,闻众言,笑拍手。各各入帷房,密密缝衣裳。

光明一匹帛,齐挂文杏梁。朝来蛾子排闼过,烈气如生不敢剉。

贞魂如伴魏娥游,劲节还同费氏播。七人绝,二人苏。

迹虽异,心不殊。呜呼七烈之墓草已宿,七烈之名光岳渎。

粒我生民未敢休,乐天知命更何忧。他年了却公家事,向拟楼山共白头。

凉风飒庭户,渐疑华发侵。已经杨柳谢,犹听蟪蛄吟。
雨助滩声出,云连野色深。鶺鴒今在远,年酒共谁斟。

清辉五夜浩无边,襄水迢迢路几千。雁自北来犹客后,月从东上在家先。

不堪烽火运三载,有限光阴感百年。回首白云最深处,长空同看一轮圆。

小轩架寒溜,激激鸣水苍。
老僧不靳惜,借与一榻凉。
枕流暂憩息,清飚袭衣裳。
蝉声亦多思,牵引昼梦长。
俗虑顿消处,栩栩无何乡。
翻嫌市廛中,吏隐殊相妨。
未赋渊明归,祗益袁君狂。
平生不勇决,恋恋粟一囊。
何如水西头,飞云共徜徉。
日寻方外游,煮茗烧妙香。
此致渺未遂,啸歌空自伤。
坐待山月明,拿舟泛沧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