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寿朋友)

雪罗初试,过赐衣时节,才三四日。记得延陵公子宅,麟角当年新绂。半刺名家,一经奥学,是青云人物。如何华发,蒲轮未聘遗逸。
问讯怨鹤惊猿,不妨俱隐,且逍遥丈室。有子传家经可教,况有东皋种秫。醉里乾坤,间中日月,便是长生术。瑶池宴後,剩看几度桃实。
吴季子

  吴季子一般指季札。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丹阳一带),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猜你喜欢
君从婺女典嘉兴,我自滁阳到广陵。
同被雪霜侵两鬓,独嗟官职是三丞。
郡斋新养华亭鹤,乡信时逢建业僧。
愿作入朝西道主,只看黄霸诏书徵。

泛泛冰壶动,漫漫宝鉴开。柳条新弄絮,律管乍飞灰。

春压阑干,是否红围翠拥。夕阳收、月明相送。疏疏密密,只暗香浮动。

蝶难栖、不成仙梦。

绣阁人人,误把玉纤拈弄。满罗衣、筛来无缝。帘栊如画,问描将几种。

抵十幅、生绡清供。

人言松有节,不见节如松。问渠老叶终年翠,何似妖花三日红。

人言松节劲,不知松气融。元和畅生意,华茂春葱葱。

和流则不强,苦节亦道穷。王夫子,和气满胸中,守道百鍊之青铜。

画史颇善喻,为君写古松,予亦为君歌古松。古松歌,君柰何。

右潇湘夜雨。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右洞庭秋月。

十载游心抱白云,醉翁亭记醒中文。分明庆历当时事,五百年馀独付君。

古今皆效动,欲静势不遣。古今皆效静,欲动功不展。

乘之有顺逆,用之有深浅。无心即无知,有心智复蹇。

脉脉以持危,非言能宣显。

金谷水派银河流,金谷峙据三神丘。太仆卿君十二楼,花草不识人间秋。

蜀江染丝云五色,紫凤衔丝中夜织。剪断鲸涛三万匹,天女江妃不敢惜。

明珠量斛买娥眉,时时玉笛障中吹。红鸾翠鹊飞在地,香尘蹋蹋凝流脂。

野鹰西来歌吹歇,踏锦未收风雨裂。楼前甲士屯如云,楼上佳人坠如雪。

于乎董家郿坞金成泥,鬼灯一点然空脐。齐州奴,何用尔,只须豆粥与萍齑。

不见祇今金谷底,野花作障山禽啼。

霜落松杉劲,场空黍稷收。回云余暮雨,古大畏寒秋。

寂寂村烟断,荒荒野水流。兵戈身已老,忍泪向旄丘。

我闻梯山险,石磴过百盘。如架淩云梯,平地入天门。

山高岂无灵,感应讵不神。七十轻千里,一念衡山勤。

水深石齧趾,历途百邅迍。胡为纳大麓,云雨骤漫漫。

仆夫欲号泣,羸马拥不前。迥驾亦不易,胜事徒空言。

我匪昌黎子,尔愧衡山云。吾将愬厚地,巫成扣天阍。

嗟予不度此,命也亦已焉。不见临河叹,遗响垂千年。

金人十二销戈戟,合欢铸出团栾璧。团栾如月色如霜,阿房曾照银河夕。

银河不夜群内宴,蓬莱咫尺通明殿。秦山勒石虽万世,镐池别有神仙眷。

可怜徐市楼船去不还,不如镜背双飞燕。飞燕年年海上来,神仙海上应相见。

骊山山下锢三泉,虎视六合人长眠。虽携百鍊照胆去,难从身后照生前。

银蚕金雀皆幽穴,含光同作河梁别。土花碧点鹦鹉斑,锈晕红生杜鹃血。

何时地市到人间,牧儿一炬功何烈。滴水蟾蜍碧唾壶,茂陵甲帐乃同辙。

秦地山河已劫灰,云烟过眼徒徘徊。黄金凫雁皆磨泐,一片寒冰冻不开。

祖龙不能自镜镜万世,乃令此镜今日犹尘埃。呜呼帝王之镜在三古,碎铜零瓦终灰土。

后人得此转快心,发奁自胜珍璜琥。伴以晋砖砻作研,位置棐几辉窗户。

同向萧斋叙古欢,摩挲气作长虹吐。

瑶池路隔海天高,阿母春云入绣袍。方朔小儿真狡狯,分明三度窃蟠桃。

夜静白云鹤睡,春深红树莺啼。若问幽栖何处,胡麻流出山溪。

胡尘漠漠暗中州,无力持颠漫自忧。
花鸟相逢非昔日,不堪重上望湖楼。

龙影夕连蜷,不饮吴江渚。截断涧东天,飞来涧西雨。

去秋三度临平路,今日重来值禁烟。寒食杏花山店酒,春风杨柳寺门船。

田园归计知何日,鸥鸟相思又隔年。坏壁閒寻旧题句,雨昏残墨尚依然。

嘉定之间,公壮我少。
意气尽同,岂但同调。
众夸蝇声,而出蚓竅。
一唱十和,抚掌称妙。
公独雄浑,间见奇峭。
如行空麟,如追风骠。
拥絮曦檐,炀袍夜燎。
俄聚忽散,人事难料。
遥睇吴云,夐绝闽徼。
每得尺书,恍陪公笑。
龙钟出岭,只影自吊。
回思岁月,真过野烧。
偻指旧游,半堕缥渺。
叫公不应,一灯谁绍。
铢香后时,幸毋我诮。
飞锡何之,山深猨啸。
平生只爱呷黄汤,数日无钱买得尝。
今幸见君君莫阻,再求几碗润枯肠。

香温茶熟清宵静,试理琴囊。又点书囊。小院无人怯嫩凉。

裁将半幅泥金纸,写了云章。印了琼章。拟贴风轩与月廊。

寂寞兰房花影暮,盼断行人处。春尽不思归,泪靥光阴,弹指声中度。

横波脉脉情谁诉,按拍沾薇露。生怕小鬟知,付与东风,溅湿筝弦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