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
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注释
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有名的贤明君主,善于纳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了当时的强国——齐国。
碣(jié)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碣石,指墓碑。碣,齐胸高的石块。
黄金台:位于碣石坂附近。相传燕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
尽:全。
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在安哉”的倒装,在哪里之意。
霸图:宏图霸业。
已矣:结束了。已,停止,完结。矣,语气词,加强语势。
驱:驱使。
复:又,还。

赏析

  《燕昭王》是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这首诗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诗的开篇两句,首先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和凭吊的事物黄金台,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集中表现出燕昭王求贤若渴的风度,也写出了诗人对明君的盼望,为后四句作铺垫。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的向往。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接下二句紧承诗意,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苍茫荒凉的景色,由景衬情,寓情于景,发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叹,表达对燕昭王仰慕怀念的深情,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借古以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是反映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

  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叫人为国运而深深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年),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创作背景

  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徙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何须纸上十分名,且乐尊前现在情。两鬓雪霜心尚骇,万般情伪老方更。

藕叶盖波面,池花犹未红。聊承晓露馀,散步咏凉风。

香气已飘忽,客怀谁与同。唯应同游子,芳意更匆匆。

八月至贵,其日载旸。龙旂既翔,龙幄既张。大小肃肃,乃于郊迎。

既召有众,播告在庭。皇皇恤命,罔不是将。嗟我贵庶,荼苦孰蠲。

既加斧斨,屡罹凶年。眷兹皇仁,如天如春。如草斯植,莫不敷宣。

蠢蠢苗民,浩浩炎边。是俾是承,亦共戴天。黑齿发椎,执弩被毡。

载歌且谣,皇帝万年。

往古且弗道,与子论近流。施王树坛坫,其实皆俳优。

后来草窃辈,乃有袁赵俦。譬如东迁降,于时为春秋。

岂真王道微,竟无鲁与邹。单弱不能振,群雄视为雠。

日月在人心,当于万古求。奈何舍庄步,局体甘梏囚。

涉世应多虑,逢君可自宽。晴云看照户,光景叹惊湍。

日月孤臣疏,鸾凰国子官。春江明发棹,百丈上平滩。

绿云绕湘川,九疑亦微茫。帝子不可见,碧鸾自翱翔。

李侯洒秋毫,冉冉烟雨乡。猿啸非我听,龙枝日腾骧。

缅怀濯缨人,于焉咏沧浪。折我青琅玕,与之拂扶桑。

满头黄菊鬓毛斑,曾议皇王对尔颜。
今日临风轻霸迹,尧山应合胜牛山。
京洛重新年。
复属月轮圆。
云间璧独转。
空里镜孤悬。
万方皆集会。
百戏尽来前。
临衢车不绝。
夹道阁相连。
惊鸿出洛水。
翔鹤下伊信。
艳质回风雪。
笙歌韵管弦。
佳丽俨成行。
相携入戏场。
衣类何平叔。
人同张子房。
高高城里髻。
峨峨楼上妆。
罗裙飞孔雀。
绮带垂鸳鸯。
月映班姬扇。
风飘韩寿香。
竟夕鱼负灯。
彻夜龙衔烛。
欢笑无穷已。
歌咏还相续。
羗笛陇头吟。
胡舞龟兹曲。
假面饰金银。
盛服摇珠玉。
宵深戏未阑。
兢为人所难。
卧驱飞玉勒。
立骑转银鞍。
纵横既跃剑。
挥霍复跳丸。
抑扬百兽舞。
盘跚五禽戏。
狻猊弄斑足。
巨象垂长鼻。
青羊跪复跳。
白马回旋骑。
忽覩罗浮起。
俄看郁昌至。
峯岭既崔嵬。
林丛亦青翠。
麋鹿下腾倚。
猴猿或蹲跂。
金徒列旧刻。
玉律动新灰。
甲荑垂陌柳。
残花散苑梅。
繁星渐寥落。
斜月尚徘徊。
王孙犹劳戏。
公子未归来。
共酌琼酥酒。
同倾鹦鹉杯。
普天逢圣日。
兆庶喜康哉。
不与群芳竞,宜乎殿颢商。
露从今夜白,菊是去年黄。
九日陶公酒,一生青女霜。
有同高士操,得尔慰凄凉。
夫君敬爱重,欢言情不极。雅引发清音,丽藻穷雕饰。
水结曲池冰,日暖平亭色。引满既杯倾,终之以弁侧。

春雨朝初霁,居南似锦沙。野猿窥落果,林蝶恋残花。

引水斜穿沼,编篱密护家。何凭消永日,欹枕读南华。

萧峰顶上与云齐,一派溪流直下飞。
击破寒冰千万片,涵林幽响动清晖。

西山石,东海波。海波浩渺山巍峨,衔石填海奈苦何!

羽毛摧折口流血,心不转,海可竭。

七叶蓂开,正祈巧、穿针时节。织女不骖王母驾,谪生名阅。鹤算七旬书宝箓,鹊桥千丈飞银阙。更玳筵、银烛照红妆,神仙列。
歌宛转,莺调舌。番舞袖,风回雪。对寿觞频劝,寿星明洁。今日汉宫千岁药,明年唐殿长生月。问班衣、戏彩是何人,蓝袍客。
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
梧桐老去残花开,犹似当时美人影。
空堂独坐叶纷纷,一雁南飞不可闻。
野色连天迷远望,高城落日乱寒云。
故人眼底无多在,客思秋来又几分。
莫怪临风倍惆怅,江乡犹忆白鸥群。

旷野风千里,荒村月四更。寒镫孤夜气,市语冷江声。

吹笛神鱼舞,翻波宿鹭惊。山城何处是,烟草不胜情。

东皇一夜吹风起,万里春归帝城里。早见冰消太液池,虹桥帘洞皆春水。

春水元从天上来,洗天浴日真奇哉。晴波倒影白玉阙,回流曲抱黄金台。

云涛烟浪自漭沅,雪花文藻相萦回。金疏喷薄苍龙吼,石堰斜铺俯螭首。

出省犹翻上苑花,缘堤远映千门柳。我知主上敷阳和,衍庆流祥润泽多。

冯夷起舞阳侯歌,淑气先通紫禁河。呜呼紫禁河,愿言流向人间去,千溪万曲皆恩波。

井络一星出岷峨,度入牛女周天河。森然北斗灿南纪,精气互贯参羲娥。

城南夜光烛万丈,蒙荆密莽同搜罗。韩祠断碑鬼物守,苏公奋笔如挥戈。

失桑咸池大伞拥,祝融海若长绅柁。秕糠扫尽汰蜉屑,云锦织就遗龙梭。

投文徒鳄遗衙吏,作书诋佛驱天魔。大荒披发返阊阖,焄蒿荐祀悲滂沱。

丹黄蕉荔期肸蛮,水旱疾疫烦总呵。精神在地若井水,至理妙喻无差讹。

伊苏距韩三百载,元祐事略同元和。斗牛不神坐埋困,磨蝎守命遭谗诃。

蛮荒窜谪等一辙,泷吏后有春梦婆。天其以我为箕子,要荒此意留则那。

当时饱吃惠州饭,乌云红日楼头过。游潮六日访遗泽,韩山片石来摩挲。

经师已少赵天水,子野绝粒为头陀。存神过化理则一,海潮元气相荡摩。

潮阳儋耳两开辟,手凿混沌芟蓬科。此碑百世立师表,不与荆棘悲铜驼。

雨淋日炙半蚀剥,尚镇魑魅褫蛟鼍。我来睹此思石鼓,两公旷代同赓歌。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