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祖席离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
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
寻思:不断思索。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

赏析

  《踏莎行·祖席离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咏别情。上片写饯行的情景,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对行者的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全词融情于景,情境如画,勾勒出一幅春江送别图,语言含蓄婉转、平易而意旨深曲。

  此词起二语,写在饯行的酒席上别情依依。“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

  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你喜欢

天下兵戈正云沸,伏龙凤雏那可致。掉头自作梁甫吟,垄上躬耕方得意。

将军汉裔自英雄,惠然三顾草庐中。心期吻合论世故,如鱼得水云从龙。

指麾顾眄定巴蜀,抗魏连吴分鼎足。受遗乃在永安宫,叹息君臣难继躅。

南征五月深渡泸,上疏北伐遵遗谟。连年动众扰关辅,数战未必非良图。

大星夜坠惊营垒,壮志雄谋嗟已矣。至今鱼腹浅沙中,八阵依然照江水。

溪边柳色露新芽,春透微波漠漠斜。
一阵随风香颇异,定知前面有梅花。
待月开筵细雨侵,月来宾去意空深。
未容午夜瞻全璧,先隔微云漏碎金。
万户渐宜归一望,重楼恨不起千寻。
应须润泽周封内,始放清辉出暝阴。

吁嗟乎春归。奈匆匆不住,轻送芳菲。几处园林池馆,落红霏霏。

无意绪,裁春衣。想去年、百花开时。记剪烛山楼,看花古寺,回首梦依稀。

谁能禁,东风吹。倚栏干几曲,心与时违。又是杨花糁径,海棠垂丝。

春已去,人如斯。更那堪、幽思空悲。对芳草深庭,帘拢未垂双燕飞。

采莲巷口人如玉,照耀红栏三百六。芳信初将豆蔻舍,幽情未许鸳鸯宿。

婀娜腰围杨柳斜,袖尖微露牡丹芽。侯家浪设生丝帐,帝里轻推杂宝车。

画船载上澄江水,小字秋霞唤新起。无可头忆饼师,且教捧手充灯婢。

病榻呻吟怨寂寥,夤缘茗具可怜宵。据经曾说鸧鹒膳,放瓮偏腾鹦鹉谣。

堤防不料桃花斧,手捉迷藏力孔武。乡人温柔睡正圆,咆啸跃出胭脂虎。

铁骑冲阑玉树歌,羽衣打破渔阳鼓。隔河消息逗谁家,别去红墙万里遐。

双鞬应佩许虞侯,灵药难求古押衙。二十六年他胙祭,灵犀两地遥相寄。

依稀旧物认香囊,宛转遗言剪丫髻。吁嗟乎世间薄命钟美人,处处风波妒妇津。

喧呼不怕逢狂鬼,绰约生憎诵洛神。宁知四海皆臣妾,销金众口空嚅嗫。

毒醪定要赐金瓶,休敕姑容卖皂荚。

北珠天产在戎蕃,不定还看走玉盘。钜万费钱收拾得,到头终不救饥寒。

迅雷击城鸦欲翻,黑云压天白昼昏。展席斜对城南门,长安大雨如倾盆。

我马巳世斜障泥,主人况具黄金尊。睥睨将将下万瀑,龙蛇翻翻动高壁。

出门牛马不复辨,炎雾毒蒸静如拭。酒酣为君如意舞,夕雨转急风转怒。

秪恐溪壑受不得,海倒江翻亦难测。

数雨清纯玉不如,入婆陶发冷萧疏。
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
墨带花香临近涧,泓沉洒影了残书。
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
牙簪不可忘,来处隔炎荒。截得半环月,磨成四寸霜。
晓辞梳齿腻,秋入发根凉。好是纱巾下,纤纤锥出囊。

危崖特立望西东,削壁高延夕照红。苔径今朝馀冷艳,莲泡昔日足香风。

人探胜迹精神健,物值深秋色相空。海上扁舟波浪涌,遥遥一叶走孤篷。

波斯谷中神夜语,波斯牧羊俱杂虏。当道剚刀羊可食,土城留种羊胫骨。

四围筑垣闻杵声,羊子还从胫骨生。青草丛抽脐未断,马蹄踣铁绕垣行。

羊子跳踉却在草,鼠王如拳不同老。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书林宝。

南州侠客遇西人,昔得手褥今无伦。君不见冰蚕之锦欲盈尺,康洽年来贫不贫。

孺穀本清真,潇洒意遗俗。
翩翩谢纨绮,咥咥亲醽醁。
室中治书郎,美者颜如玉。
素手行深杯,朱唇度丽曲。
春寒同衾裯,夜半唤炬烛。
一朝人事非,七尺如湿束。
宁辞案牍烦,幸免缧绁辱。
忆昔过从时,光景何由赎。
岂不思同忧,事势多踯躅。
纵有酒如泉,悒悒何能沃。
地僻春将半,僧房客暂休。
连山花雾暗,半岭竹云愁。
将士戈犹枕,书生笔屡投。
黠羌兵未戢,上有自焚忧。
间关入帝乡,飞雪断羁肠。
天地皆明白,山川忽老苍。
柳眉遮旧影,梅额上新妆。
客里急先务,湖边问短航。

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长。登高莽难辨,中原亦奔茫。

长跪复西向,诸陵黯苍苍。束发读六经,岂知早投荒。

夜中回月御,若木应可望。裴回入空巷,旅谷撷满筐。

忆此句践国,霸气久未央。曾闻采葛妇,悲吟奉吾王。

薄脯临浙水,吾臣泪盈裳。

东官昔为客,经岁主予家。对酒谈中夜,看山到日斜。

今秋游岱岳,极浦泛仙槎。芳草王孙路,休兴故国嗟。

尘海风波两度过,山居啸傲意如何。渊明篱下今栽菊,子美檐前旧补萝。

福禄永绥鸠刻杖,呢喃来贺燕盈窠。茶馀酒后康疆盛,颂献箕畴不算多。

静处目视鼻,小几傍暗窗。花气日亭午,谁为此人双?

四边风籁鸣,一鸟下沧江。云天远荒忽,惟闻水淙淙。

此意若可思,一喜心已降。何须说归来,小槽鸣酒缸。

峡东流正驶,安得此停泓。搔首眺苍旻,孤月楞伽明。

须臾寒潭影,髣髴灵台平。悬崖闻飞瀑,高枕殊凄清。

寂寂春光昼掩扉,不知春事正芳菲。双柑斗酒偶然出,柳絮梨花无数飞。

清圳风柔鸠语静,野塘雨足鳜鱼肥。夕阳一路经行处,陌上人歌缓缓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