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另类作品。
起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写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来,鸿雁春天往北方飞,黄莺逢春而鸣,这些禽鸟按季节该来的来了,该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来过又走了。这里写的是莺语燕飞的春归时候,恰逢莺燕都稀,更觉怅惘。“莺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继散去,美好的年华与美好的爱情都不能长保,怎不让人感慨万千。“细算浮生千万绪”一句从客观转到主观,说对着上述现象,千头万绪,细细盘算,使人不能不正视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暂起,这两句前后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两句:“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这两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词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但旨意不同。作者此处写的是对于整个人生问题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华、爱情与春梦的短长相比较,把亲爱的人的聚难散易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内涵广阔,感慨深沉。
下片“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两句写失去美好爱情的旧事,是对上片感慨的具体申述,又是产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这样使上下片的关系交互钩连,自然过渡。“闻琴”,指汉代的卓文君,她闻司马相如弹琴而爱慕他:“解佩”,指传说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赠给情人。这两句是说象卓文君、神女这样的神仙伴侣要离开,挽断她们的罗衣也无法留住。随后作者激动地呼出:“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意思是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花间痛饮消愁。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应,是对失去美与爱的更大的痛心。联系晏殊的生平来看,他写这件事,应该是别有寄托,非真写男女诀别。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晏殊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握军政大权。其时,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欧阳修、蔡襄为谏官,人才济济,盛极一时。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断明察,又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则韩琦先被放出为外官,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也相继外放,晏殊则罢相。对于贤才相继离开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们的被贬,比作“挽断罗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侣”。不宜“独醒”、只宜“烂醉”,当是一种愤慨之声。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倾暑物晨发,征夫已先途。
浙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烟峰上初日,林鸟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螺子洗春云,空塘系瘦鹄。柳烟不蔽条,遮得鸦雏不。
裁剪湘波纹,苍根删古玉。附僧觅紫绵,筠笼客西蜀。
老夫爱画入骨髓,偶向高堂见山水。不识何人写此图,恍然坐我春云里。
大山小山青入天,岚气暝结香炉烟。扁舟夜泊浔阳郭,似是当年孟浩然。
阿翁手持九节杖,双涧流泉玉琴响。天风吹带碧桃花,瑶草金芝为谁长。
南郭先生吾友于,招我共读山中书。石田可耕水可钓,安得斯人与同调。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下帷闻昔儒,窥园信且逸。聚学丛烟郊,栖遁事环筚。
戢景谢归年,税驾空悠日。庭露已沾衣,松门向萧瑟。
悯悯神念周,依依惠言密。
列嶂峥嵘植翠屏,寒泉绿净浸轩楹。衣巾清润玻瓈上,窗牖疏明图画成。
尘世正趋名利域,山居不识鼓鼙声。莫年忧患将何适,暂喜沧浪可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