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登上北芒山啊,噫!
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噫!
宫殿那高大壮丽啊,噫!
百姓那辛勤劳作啊,噫!
遥远漫长那无止境啊,噫!
注释
陟(zhì):登高。《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
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
顾:回头看。
瞻: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崔嵬:高大,高耸。
劬(qú):过分劳苦,勤劳。
辽:遥远。
未央:未已,未尽。

鉴赏

  前三句如实描写人人皆有的生活经验,登高可以望远。皇宫苑囿百姓无法进去的,其宅地之广大与建筑之豪华难以想见,但登高可以一目了然。诗人登山也一定看到了老百姓破烂、窄小、拥挤的平民窟,也一定看到了熙来攘往的商店街市,但这些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无关,并且也不是诗人登高所见最突出的印象。因为这些景象不登高也可以看到,故诗人将这些省略不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描写登高望远所得的最强烈的印象:帝王最崔嵬的宫阙殿阁,贵族那如连云般的宅第苑囿。这朴实的描写,为下文抒发感叹作铺垫,或者说是诗人发生感叹的物质基础。

  后两句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贵族的豪华享乐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为了修建这些宫殿、宅第、苑囿,要花费老百姓多少血汗啊!

  《五噫歌》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1)选材上,描写诗人登高所见最强烈的印象,突出主体,删除一切枝叶,非常凝练。(2)结构上,一句紧扣一句,一气呵成。先描写诗人动作:登山,登上高处再回头望(顾瞻),看见“宫阙崔嵬”,感叹“民之劬劳”。如同电影剪辑一样形象、直观、合乎逻辑。(3)语气上,每句结尾都用一个感叹词“兮”,每句终了,又有一个“噫”字停顿,表现出一言难尽、欲言又止、满腹忧愤、无穷悲痛的感情,很有独创性。清代张玉彀在《古诗赏析》中评此诗:“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4)构思上,《五噫歌》即事兴情,并非拼凑字句作文章。何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五中说写诗词有“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的情况。梁鸿由于出身家贫,亲自耕织,了解人民苦难,所以看到帝王“宫阙崔嵬”时“弗克自已”,想到人民的苦难,深刻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

创作背景

  汉章帝时,梁鸿因事出函谷关,路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梁鸿于是改姓运期,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东家见孟光(梁鸿之妻)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其妻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并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猜你喜欢
湖上荒亭临水开,龟文篆字积莓苔。
曲江北海今何处,尽逐东流去不回。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明明圣天子,德教加四维。
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
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
此竹日已贱,轻视如蒿藜。
我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
况在紫微垣,动为簪笏羁。
倚壁如长物,岁月无所施。
寸心空爱惜,惜此来天涯。
忽承明主诏,来谒太一祠。
再见刘先生,气貌清且羸。
持此以为赠,所谓得其宜。
少助橘童力,好引花鹿随。
步月莫离手,看山聊搘颐。
微物懒致书,故作筇竹诗。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暂停舟。
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浦溆既清旷,沿洄非阻修。
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汉游。
上京漫客刺,西道掺离裾。
天倚呼嵩外,川横斗穀馀。
敝襓琴晦轸,行笈简联书。
却见槐花候,期君促计车。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
难逢最是垂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珍重劝。

它日江淹曾赋恨,几人颜驷尚潜郎。年来春事稠于发,莫把哀丝为急张。

出郭爱暄韶,芳蹊接涧桥。轻车侵草色,飞盖拂林梢。

自得行春乐,且无眠昼嘲。浅黄看柳嫩,淡碧辨山遥。

此院游曾记,他林隐倦招。放怀天地阔,落日听歌樵。

礼物斯具,乐章乃陈。谁其作主,皇考圣真。
对越在天,圣明佐神。窅然汾上,厚泽如春。

紫崖高人头欲雪,神清貌古髯过膝。秃蛟入砚生云烟,叱咤风雷鬼神泣。

清霄幽梦回瑶坛,鼎中龙虎催九还。飘然晞发太华顶,醉睨海浪天风寒。

朅来访我苍溪浒,白石清泉不堪煮。共谭世事两茫然,竹屋青灯夜深雨。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僧禅定?

妙声屡唱轻体飞。流津染面散芳菲。俱动齐息不相违。

令彼嘉客澹忘归。时久玩夜明星稀。

郭西山好住多年,采药林深踏紫烟。黄鸟间关春雨里,青峰回合暮云边。

蜗庐疏漏看儿葺,蠹简纷纭对客编。兵后故人成远别,那堪回首意萧然。

到枕不成寐,连宵雨更风。晓烟笼半郭,新霁慰三农。

庭藓浓含翠,池荷湿晕红。高槐蝉始嘒,逸韵响晴空。

喧喧拥鼓吹,簇簇森列驺。仪卫一何雄,为是临边州。

却顾居中人,未免多惭羞。据案阅文牍,琐细剧毛輶。

所列非一绪,强半因徵求。上以供长官,下为胥吏谋。

闲及民生者,具文泛且浮。空见日扰扰,火急疲置邮。

旧学竟安在,徇俗为苟偷。胡不自引退,草衣归田畴。

青山昔日凤凰鸣,从此高冈肇异名。日色曈昽天色晓,霞光灿烂曙光晴。

九苞叶律随羲驭,五彩呈祥入舜城。自有才人班瑞曲,不劳秦女巧吹笙。

艳草妖花理易残,无劳太息抚雕栏。
终年费尽壅培力,能共樽前几日看。

山行荦确瘁轮踬,谷转溪回望欲迷。一径落花孤馆外,几家斜日乱峰西。

身如病骥嗟迟钝,心羡归鸦得稳栖。暂假华胥差亦乐,村醪虽薄藉扶携。

于役戒晨征,春入湘西路。方停永丰节,忽返黄茆驭。

道有荷薪者,相惊问何故。岂急苍生病,岂勤紫芝晤。

使君自有真,劳劳非所悟。语终忽我辞,飘飘若鸿翥。

因之念故人,伐木鸟声数。感慨思其言,似知出与处。

回首欲叩之,夜雨鸣空树。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
履霜著余悲,送故或古风。
幸会草木长,土脉验隐隆。
共惟青鸟仙,倘亦知吾穷。
落日起秀色,军峰在云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