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曲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鉴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临歧徘徊,执手相送,构成了送别诗的基本情调。要在这同一基调上奏出不落窠臼、自成体格的送别曲,确非易事,张籍《送远曲》就是个中唐佳品。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相传即是项羽掠马台。南朝刘裕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由是著名,遂成胜迹。起首点明事由、地点:戏马台南,送别友人。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戏马台”三字并非信手拈来、率尔下笔。遥想当年,霸王灭秦,叱咤风云;刘裕伐胡,气吞山河。而今旧迹依然、昔人何在?站在历史悠远的名胜古迹旁,顿感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而匆匆人生,聚少离多,愈加难以为情。送别惆怅,古迹旁送别更为惆怅,诗歌借名胜给送别增添了一层感伤色彩。“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行人既醉,则设宴送别的主人自然不会清醒。诗人对面落笔,暗点其人醉倒,下语含蓄。下句述敬酒僮仆,则攒足上句,写出醉态可掬。主仆之间,等级森严。主仆不可能平等同桌,主人更不可能向僮仆劝酒。而今居然事出反常,可见主人醉意醺然。然而醉酒只是表面现象,求醉的目的在于离愁浓郁,无以排遣,这才不择对象,以醉自遁。诗人以反常举止,写出正常心绪,角度新颖,写形得神。与王维之“孤客亲僮仆”(《宿郑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半部分赋事已尽,后半部分转入抒情。“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行人去去渐远,主人目送不已。由眼前别离预想别后行程,选材自出新意。诗人慨叹友人只身飘零、行踪难止,无复室家温馨,只有羁旅困顿,以室家反衬行役,其苦愈明。下一“复”字,由“覆盖”之意,强调空间狭隘见出心情压抑,又符合青天长路、交于一点的眼前实景,造语精致却又浑成。篇末结句,更加出人意外。“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题名,唐人习俗,行旅之中,每有所感,无论野寺村店、断壁颓垣,即时赋诗题名。一般送别诗,经常以景作结,止于伫立凝目,远送行人。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张籍突破藩篱,不仅写出别离当时,更悬设别离之后,寻踪追忆。从眼前到未来,精心延展了时间长度,否定了“人间别久不成悲”,以突出友情之真挚深沉,此其一也。行人上路,远游无家,固是一悲,张籍他日追寻题名,则本身也难免远游,更是一悲。诗人两面落笔,绾合人我,将送人之悲融入自行之悲,离愁别恨,顿时倍加浓郁,此其二也。全诗力避俗套,自造新意,足见其思深语精。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曰:“从前送远诗,此意未曾写到。”此评点出了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猥贱诗难化,讙嚣语不齐。
长途难短堠,小雨易深泥。
逐利如争鹿,伤人类割鸡。
心虽怀益国,梦亦畏江西。

太一元君掌列仙,彤晖绛彩射芝田。

功圆会遇刊名籍,可但洪崖笑拍肩。

梦里常言梦,谁知觉后思。不知今亦梦,更说梦中时。

我君饯之。
其乐泄泄。

金马九重恩谴,碧鸡二十春风。江花江草每年同。

君不见,憔悴已成翁。

白发带花休笑,紫髯说剑犹雄。欲笺心事向天公。

赊美酒,长醉玉壶中。

云涌荪桡。正薇烟绿帐,梦警龙绡。秋肌凉玉粟,花鬓妥金翘。

湘弦冰断涩归潮。洞庭野阴、霜惊懒蛟。蘋飔冷,渐月堕、佩珠声悄。

青鸟飞缥缈。沙路远灯,细竹迷春啸。湿岸交禽,香阑文鲤,暗泣菱丝红老。

谁为天孙塞秋河,翠梭当夜呈双笑。穿针楼,看疏星、白露横晓。

无诸城已销烽,鹧鸪双引熊幡舞。鲛宫浪偃,鲤湖波静,欢腾榕浦。

荔子摇丹,石华涨绿,海云佳处。仗九龙仙令,二泉茂宰,洗兵马,为霖雨。

只我离情万缕。逐盈城、攀辕士女。摩空瘦鹘,倚墙病骥,飘零谁诉。

落落祢衡,茫茫刘表,此身无主。送千秋鲍叔,红旗掣电,向闽天去。

文庄老去吾犹及,梦想依稀记尚真。挟策未能为弟子,升堂还得拜夫人。

中吴文献家声远,少宰丹青貌像亲。一曲南飞凭去鹤,西风江上采蘩蘋。

北海残碑数字传。前日烽烟,今日苍烟。湘灵雁柱鼓湘川,欲扣清弦,还恐惊弦。

閒心遥寄水云边。莫问湖天,自有壶天。忘忧春暖锦堂萱,好种芝田,且看桑田。

春日思远游,远游欲何止。角哀见楚王,伯桃树中死。

出门逢路人,天下无二子。春山一万重,春江一万里。

上有无心云,下有无情水。

巫云峡雨久迷离,神女行踪信复疑。细细清宵同梦夜,喁喁小语断肠时。

戏将双桨迎桃叶,恨弗扁舟学范蠡。满腹愁怀消不去,哪堪重读离别诗。

导和气兮袭氤氲,宣皇使兮彰圣神。服遐裔兮敷质文,格苗扈兮息烟尘。

红粉佳人碧玉妆,轻盈曾是杜兰香。风前响绝飞仙曲,每忆当时暗断肠。

空城澹寒雾,落叶凄庭阴。萧条岁苦饥,里巷谁招寻。

拨泥过我弟,暮雨衣淋淋。百钱杖头解,斗酒时共斟。

入耳声不殊,闻者各有心。何以写吾忧,挥毫同苦吟。

虫螀半壁静,镫火孤窗深。醉拥姜被眠,不知天古今。

诗人有志竟难伸,目瞽须知性未驯。块垒心中消不尽,且凭大笔写魔神。

万里无家遥作客,两君有约共登台。令从白帝供秋色,笑向黄花入酒杯。

发短不须嫌落帽,兴长偏喜傍多才。任教寒雨催诗急,赋就龙山未拟回。

绿意横塘腻,春痕夹岸肥。轻舟又向渡头移。恰是桃花落后雨来时。

烟积溶溶恨,云添渺渺思。鲤鱼风信未全非。可有莫愁双桨趁潮归。

只教人种菜,莫误客看花。

红桥落日正初冬,橘柚垂黄霜气浓。杜宇声声啼别恨,郫筒款款送游踪。

风前白发三千丈,眼底青山十二峰。一水滔滔下夔峡,瞿塘滟滪险重重。

秦军汉垒未应休,北斗朱旗闪橹楼。氛祲几年腾盾鼻,搀枪五夜映旄头。

违时剧孟无长策,戡乱兀戎有壮猷。羽檄海滨今又炽,那能不廑杞人忧。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