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尘世,但是把门关上就成为了隐者。
过的是庄子一样安贫乐道的生活,说话行事都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
深巷里的夕阳斜照,透过高高的、稀疏的柳枝,洒在小巷里。
每天侍弄侍弄田地,整理整理书籍。
客人在欣赏主人的书法作品,指指点点,主人则在厨房里准备新鲜的菜蔬。
朋友们都只管在客厅里畅快痛饮,直到日暮时才离开乡野里门。
济州:《旧唐书·地理志》:“卢县,隋置济北郡。武德四年改济州,天宝元年改为济阳郡。十三载废济州。”按:故州治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已被黄河湮没。赵叟:其人生平未详。叟,是对老人的敬称。
人境:尘世,人居住的地方。
道言:道教的学说、经典。庄叟:庄子。
儒行:指合乎儒教的言行。鲁人余:鲁国人的余风,即孔子遗风。
斜晖:亦作“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门庭清闲。
散帙(zhì):打开书帙。帙,《说文》:“帙,书衣也。”段玉裁注:“谓用裹书者,今人曰函。”曝:晒。农书:关于农业的书籍。
上客:上宾,尊贵的客人。芳翰(hàn):对他人翰墨的敬称。
中厨:内厨房。馈:进献,进食于人。野蔬:野菜,指自种的各种菜蔬。
夫君:友人,此处指主人赵翁。第:只管。高饮:痛饮,一直喝酒。
景:指日光,《说文》:“景,日光也”。晏:《小尔雅·广言》:“晏,晚也”。出:离去。林闾(lǘ):乡野里门。林,野外谓之林。
这首诗描写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位久居城里的官员,得空到乡间去放风游览,吃的是农家菜,住的是农家院,于是由衷地羡慕起田园生活来。
前四句写“赵叟”的生活环境,以及其高洁的品行与美好的生活情趣;中间四名描写赵叟日常生活,极富田园情趣;最后写此次宴饮的场面,呈现出一幅和谐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画面。全诗写得自然流畅,诗人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的,都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生活情趣的赞美。
首句“虽与人境接”,说明这位赵姓老人的家离城市并不远,可能就在郊区。虽然住的地方不是很偏远,但是“闭门成隐居”,过的就是闲静的田园生活。这两句诗颇有点“心远地自偏”的味道。接下来的二句,诗人对赵叟进行了赞美,谓赵叟能谈玄,有儒行。诗人先把主人比成庄子,又拿孔子来比喻,皆是称赞主人既有高洁的品行,又有美好的生活情趣。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写赵叟每日所见,深巷里的夕阳斜照之情景,营造出了静美的氛围。“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写的是赵叟日常所为,侍弄田地,整理书籍,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悠闲而舒适,极富田园情趣。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最后四句回到宴饮来,写此次宴饮的场面。“上客摇芳翰”,写“上客”的活动,体现了钦佩之情;“中厨馈野蔬”写主人的在准备饮食。最后两句则是一个长镜头,先是主人与朋友们在客厅里痛饮,然后镜头拉远,柴门出现了,柴门外的景色出现了,人物活动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呈现出一幅和谐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画面。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水深黝黝,蒲苇骜骜。
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
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年涯草草,又绿到江梅,暗吹残雪。冻枝自折。正风镫历乱,酒醒时节。
涴地芳华,倦客伤春更切。笛边月。唤一片梦云,都被愁叠。
幽事今杳绝。记醉玉西湖,踏歌双楫。乱花散叶。作荒波皱翠,替人呜咽。
有限柔魂,曲里能销几别。艳欢歇。问吴鸥、旧情谁说。
白蘋红蓼正清秋,苕霅聊为汗漫游。黄菊东篱元亮径,绿蓑西塞志和舟。
人言老矣终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薄有勋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乡侯。
古人拙已甚,今人巧何多。古意竟不存,纷纷将奈何。
嗤彼当世人,斗智互砻磨。眼前移造物,胸中铸干戈。
权门讵云远,一径即能过。天门谁谓高,攀缘手堪摩。
巧人固多事,有如茧中蛾。茧成身自锢,拙者频笑歌。
我家章泉旁,生事苦不足。惟馀数亩地,有竹森似束。
别来梦寐之,诗语见编录。况当萌茁时,孰杜樵采辱。
官居亦何有,有此数竿绿。定应好事人,知我来此欲。
不然朝暮间,何计能医俗。尚嫌地形浅,笋夥当掘斸。
不能助幽深,何况增诘曲。袖短舞难长,吾俸五斗粟。
一榻幽然乐事多,四时风景复如何?绕溪水色清流玉,排闼山光翠拥螺。
静里研朱将易色,醉中邀月鼓琴歌。知君所好无尘趣,肯许吾侪见访过。
故人名风雨,寂寞小西涯。阶上又春草,水边空暮霞。
却烦寄书雁,一讯隔城北。廿载禅栖客,重来坐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