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过赵叟家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居住在尘世,但是把门关上就成为了隐者。

过的是庄子一样安贫乐道的生活,说话行事都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

深巷里的夕阳斜照,透过高高的、稀疏的柳枝,洒在小巷里。

每天侍弄侍弄田地,整理整理书籍。

客人在欣赏主人的书法作品,指指点点,主人则在厨房里准备新鲜的菜蔬。

朋友们都只管在客厅里畅快痛饮,直到日暮时才离开乡野里门。

注释

济州:《旧唐书·地理志》:“卢县,隋置济北郡。武德四年改济州,天宝元年改为济阳郡。十三载废济州。”按:故州治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已被黄河湮没。赵叟:其人生平未详。叟,是对老人的敬称。

人境:尘世,人居住的地方。

道言:道教的学说、经典。庄叟:庄子。

儒行:指合乎儒教的言行。鲁人余:鲁国人的余风,即孔子遗风。

斜晖:亦作“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门庭清闲。

散帙(zhì):打开书帙。帙,《说文》:“帙,书衣也。”段玉裁注:“谓用裹书者,今人曰函。”曝:晒。农书:关于农业的书籍。

上客:上宾,尊贵的客人。芳翰(hàn):对他人翰墨的敬称。

中厨:内厨房。馈:进献,进食于人。野蔬:野菜,指自种的各种菜蔬。

夫君:友人,此处指主人赵翁。第:只管。高饮:痛饮,一直喝酒。

景:指日光,《说文》:“景,日光也”。晏:《小尔雅·广言》:“晏,晚也”。出:离去。林闾(lǘ):乡野里门。林,野外谓之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位久居城里的官员,得空到乡间去放风游览,吃的是农家菜,住的是农家院,于是由衷地羡慕起田园生活来。

  前四句写“赵叟”的生活环境,以及其高洁的品行与美好的生活情趣;中间四名描写赵叟日常生活,极富田园情趣;最后写此次宴饮的场面,呈现出一幅和谐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画面。全诗写得自然流畅,诗人在字里行间表现出的,都是对隐居生活向往和对主人生活情趣的赞美

  首句“虽与人境接”,说明这位赵姓老人的家离城市并不远,可能就在郊区。虽然住的地方不是很偏远,但是“闭门成隐居”,过的就是闲静的田园生活。这两句诗颇有点“心远地自偏”的味道。接下来的二句,诗人对赵叟进行了赞美,谓赵叟能谈玄,有儒行。诗人先把主人比成庄子,又拿孔子来比喻,皆是称赞主人既有高洁的品行,又有美好的生活情趣。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写赵叟每日所见,深巷里的夕阳斜照之情景,营造出了静美的氛围。“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写的是赵叟日常所为,侍弄田地,整理书籍,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悠闲而舒适,极富田园情趣。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最后四句回到宴饮来,写此次宴饮的场面。“上客摇芳翰”,写“上客”的活动,体现了钦佩之情;“中厨馈野蔬”写主人的在准备饮食。最后两句则是一个长镜头,先是主人与朋友们在客厅里痛饮,然后镜头拉远,柴门出现了,柴门外的景色出现了,人物活动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呈现出一幅和谐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画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有版本注:“公左降济州司仓参军时作。”此注类后人所加,今据宋蜀本、元本、《全唐诗》等删。按此注,此诗当作于开元十年(722年)至开元十三年(725年)间,时王维在济州任司仓参军。诗人赴赵叟家宴,很欣赏主人的隐居生活,故成此诗。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湖上晴烟冻未收,湖中佳景可迟留。
更临危树看群岫,雪色岚光向酒浮。
虽则有才兼有智,存亡进退处非真。
五湖依旧烟波在,范蠡无人继后尘。
桂花飘尽菊花黄,闲对芳丛静爱香。
堂下草深须一丈,会看春决满池塘。

为僚初自喜,邀客亦逢嘉。把酒须同乐,分襟莫预嗟。

未成登画舸,好共赏黄花。试向东篱看,秋丛映晚霞。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
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
尽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
作诗刻金石,意垂千载休。
我来亭早坏,何以待英游。
试观荆棘繁,欲步瓦砾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尔求。
曰基复曰搆,落成会中秋。
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
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老子素不浅,预兹年少俦。
九日重登临,凉空氛气收。
风来雁声度,云去山色留。
西郊有潭菊,满以金船浮。
雅为郡子寿,外物真悠悠。
过则与春期,春时良更优。
焰焰众卉明,衮衮新泉流。
箫鼓动地喧,罗绮倾城游。
五马不行乐,州人为之羞。
亭焉讵可废,愿此多贤侯。

自公有至乐,诗卷还坐隅。得句一吐之,嬉然忘穷涂。

百世一俯仰,万象付驰驱。吟情当饮兴,其乐皆有馀。

役心声利场,咄咄彼何居。

南明人物尽清贤,不是风流即放言。
三百年间却堪笑,绝无人可定中原
钿盒和丹食龙子,胭脂夜凝神血紫。
老蟾玉杵寒丁东,鸾尾轻轻飞碎红。
灵砂沁透白玉腕,细看每将罗袖卷。
分明皓雪栖彤霞,香痕笑比萼绿华。
还笼半臂萦盘带,蝶粉蜂黄镇长在。
夭桃一点老青春,门前鱼目深如海。

高低树,远近洲,太平身世两悠悠。洞箫吹醒坡仙梦,仰看一鹤横清秋。

绛彩酣春色,娇香腻午风。谁云蜀江浪,不与武陵通。

度朔千年在,玄都一夜空。妆台意无尽,馀恨满青铜。

大府包从事,才华早见收。孤忠横北斗,清节照南州。

白雨江帆暮,青枫水国秋。向来忧世意,惟有泪长流。

沈生壮游今几年,复回故山看画船。西湖新水碧于酒,岳坟古树青含烟。

陶情经史三千卷,得意诗词数百篇。眼底风光真可乐,尽将穷达付苍天。

黄公涧畔万松南,名胜流传径故谙。幽砌泉声随处响,双峰云影自相涵。

赏心共向闲边会,空性都从静里探。徙倚檐前白日晚,一帘花雾对书龛。

去年过西湴,今年来普淜。青山几万里,应笑人淜通。

人生苦飘泊,何异云从风。霮䨴满中庭,倏然西以东。

回看辇毂英,白首何从容。岂不自念惜,皇恩谁终穷。

风云碛上恶,沙石关塞重。奋激何家为,髀肉嗟重生。

剑未血郅支,老骥终槽腾。平生报主志,岂在金印封。

苍生何时宁,白发日夜生。勉旃复勉旃,无愧桑与蓬。

寻常只说西湖胜,今日才知有瓮山。曲槛飞花香冉冉,小桥流水碧湾湾。

树经千岁不曾老,云在孤峰长自閒。痛饮一樽偿绝景,醉时骑马月中还。

光尧与寿星,昔得屡游幸。
缛川骑服鲜,藻野宫妆靓。
春池冰鉴开,笑对惊鸿影。
不见两河閒,父老久延颈。
仰望鸾旂回,呼跸牟尼顶。
未出海门国,遥遥见城郭。
江风四月寒,衲衣尚嫌薄。

天连离水鸣呜咽,战马无声宝刀折。冤鬼惨酸啼夜月,青燐荧荧明又灭。

照见征夫战时血。

南北周遭绕素流,元龙双戏海门秋。波澄汉口铜为柱,浪稳虞渊蜃作楼。

花石遂看鱼变化,松明无复蚌沈浮。鲛人泣尽风涛里,怪底明珠不忍投。

飞絮萦香阁,横波绕画帘。都将烦恼意,付与别离船。

白雪长安声价重,盼遥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