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运(713—756),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家居汝北(今河南汝州)。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时年齿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名公。 《元结箧中集序》、《书史会要》载:“工文,善八分”。工旧体诗,其诗反对华词艳语,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孟云卿、王季友、于逖、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皆其同调。有诗传世。诗人元结曾编七人诗为《箧中集》,千运为之冠。其诗被称“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诗中挽歌别诗多奇语,得后人称许。号为“沈四山人”。
老后人间无去处。多谢碧桃留我住。红尘回步旧烟霞,清境开扉新院宇。
隐几日长香一缕。风散飞花红不聚。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
苕苕椅桐树,寄生于南岳。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处身孤且危,于何托余足。昔也植朝阳,倾枝俟鸾鷟。
今者绝世用,倥偬见迫束。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
焉得成琴瑟,何由扬妙曲。冉冉三光驰,逝者一何速。
中夜不能寐,抚剑起踯躅。感彼孔圣叹,哀此年命促。
卞和潜幽冥,谁能证奇璞。冀愿神龙来,扬光以见烛。
春风黄鸟坐相求,倚听声声重客愁。削壁飞花聊进酒,乱山疏雨对登楼。
黔天不到云中雁,湖海难逢雪后舟。应笑故人酬世拙,一官寥落自边州。
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
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
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
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
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
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
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
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
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
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
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
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神皋恣玄览,颢气肃凄清。暂释寰中窘,还寻物外盟。
佳期怜聚首,幽赏惬同行。地缩云房丽,岚收雾径晴。
凌溪千仞转,窥窦万寻萦。俄见霞标截,应知地轴横。
石梁临岝崿,茵阁阚欹倾。玉液秋常皎,瑶光夜愈明。
洞前驯白鹿,木末走文鼪。苦竹苞新萚,枯槎折细萌。
五衢翻弱叶,三秀被新荣。奇虑恣回转,孤踪绝送迎。
褰裳思采若,列坐或班荆。讯古高台没,寻幽曲沼平。
灵蒲犹莹剑,虚溜尚调笙。绛节翩翩下,铢衣漠漠呈。
琅函时自启,石鼎昼常烹。遗枣如誇汉,乘骡似避嬴。
柱留闻鹤语,啸落带鸾声。玄兔蟠荒灶,华芝结野楹。
登临摇落后,眺听古今情。井邑蝉联见,河山绣画成。
高踪超解缚,嘉咏类鸣嘤。尊至倾浮蚁,觞来汲巨鲸。
隐衣还制芰,狂兴欲餐英。大运多盈缩,朋情喜合并。
丹砂如可学,脱屣谢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