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764年— 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唐代中期名臣。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初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高邑男。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李绛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白云深在天,明月深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深起。但闻涛隐沦,深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玉衡天上,历历星精偷色相。城荒嘉果留无恙。一捻新红爪,印西施样。
梅里奇珍劳远饷。承筐较胜投桃贶。丰姿掩映娇无两。
纤核中虚,漫把王戎谤。
青鼠毛衣可禦寒,秃襟空袖放身宽。遮头更著狐皮帽,好个侬家老契丹。
卢庞并尔公车诏,意气何人贡禹冠。肯学少年虚痛哭,汉家卿相满长安。
逢人欲问成都事,见说成都信便回。欲问草堂亡恙否,恍然图像对人开。
浴阳金谷园中花,雕玉为阑绣作遮。琉璃器多出珍馔,玛瑙街长行钿车。
椒房涂香贮歌舞,曳珠珥翠笼轻纱。珊瑚扶疏三四尺,王羊贵戚争豪奢。
那知花淫风雨妒,古来山泽生龙蛇。婵娟坠楼宝珈碎,月明夜半啼惊鸦。
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吾卜居于南山,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池塘而已,亦无大流。至于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岚飞翠,叠立云表。吾尝以为看远山更佳,则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可乐也。
出大门,循墙而东,有平岗,尽处土隆然而高。盖屋面西南,而此地面西北,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其上有古松数十株,皆如虬龙,他杂树亦颇多有。且有隙地稍低,余欲凿池蓄鱼种莲,植垂柳数十株于池畔。池之东北,仍有隙地,可以种竹千个。松之下筑—亭,而远山如屏,列于其前,于是名亭曰“数峰”,盖此亭原为西北数峰而筑也。计凿池构亭种竹之费,不下数十金,而余力不能也,姑预名之,以待诸异日。
闽江之水清如苔,奔流千里何壮哉。故人此日之官去,东风一道听帆开。
人言此水经年代,地老天荒犹未改。离心似水日夜流,帆影随风两相待。
沙头载酒歌别离,人生得意今如斯。化行海邑豚鱼信,泽及炎荒雨露滋。
春风百草桑麻长,多景楼台日初上。鸡犬相闻六万家,东南百粤通邻壤。
风帆去此莫踌蹰,父老殷勤望使车。中牟不及闻三异,好觅归鸿为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