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断壁苔花十里长,何年雄镇控西羌。金瓶舍利行人息,筑塔当从阿育王。
宫烛凄烟,庭梅妒月,扬州曾记元宵。几度相逢,云萍依旧飘萧。
谢娘风格清寒甚,捧相丝、劝写无聊。尽孤他,明月楼台,夜夜吹箫。
明知相约非相误,奈莺期不定,鸾镜终抛。万一重逢,墨痕留认鲛绡。
青衫不渍清樽影,只模糊、相泪难销。且禁他,今夜江风,明夜江潮。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吾闻江陵橘,乃比千户侯。岁献天子旁,取为庙堂羞。
问其何能尔,无胫而远游。橘也为自言,请君以臆酬。
凭生覆载中,颇亦万木俦。通为骚人颂,谬得禹贡收。
托身圣贤间,自觉名誉浮。苞苴赖携挈,富贵常见求。
明珠无先容,按剑或暗投。而我适众口,铄金为予忧。
物生有通塞,为必在中州。何用怀苦辛,但为时所仇。
梦冷瑶华,花凝绛阙,素娥秋思多少。暮合纤云吹,占谢郎悽抱。
掩空弦、怨鹤飞回,耿残漏、夜乌啼觉。谁到。小骖鸾旧路,绀尘亲扫。
桂粟阑阴望渺。忆画烛笼秋,别怀钱绕。泪尽铜仙,携得玉槃空好。
暂将息、冰镜闲愁,懒斟酌、羽裳新调。留照。为红桥廿四,玉箫亲教。
大侯秉钺行天讨,戎幕论兵职匪轻。势若摧枯狂虏灭,文无加点捷书成。
日随赤舄纡高步,身附青云致盛名。入奏定功应赐爵,班超元是鲁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