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壁间得魏湘、毕平仲、张士宗回所留字,皆吾故人也。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残年仍旧学,平日亦新书。酒渴今司马,岩栖昔幼舆。
梦无三字拜,家有五车储。但谂催诗烛,吾衰冀少徐。
草檄军前立马鞍,寄当分阃肯辞难。城高白帝休番戍,路绕乌蛮费折盘。
妖祲潜消边日煖,阵云低压瘴江寒。何当奏凯归朝署,还整当年旧豸冠。
九日无白醪,紫萸烹茗好。今古说登高,谁踏古皇道。
落叶鼓真风,黄菊说玄要。自笑太无端,相牵入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