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刘郎不是寻常者,风流肯在他人下。手中绾着青丝缰,街头走跨青骢马。
狎儿挟弹黄金丸,刘郎坐据黄金鞍。䟎新衫子青沥沥,细腻棕粒光团团。
焦桐藏在紫金囊,袖得玉帕花罗香。回头一顾二三子,含娇含态变鸣珰。
刘郎半掩东风面,桃花上脸阿堵光。人生行乐须及时,河沙草绿骢马肥。
草头露晞君始出,花梢月上君未归。门前曲巷新甃玉,家有黄金无不足。
子孙孙子满眼前,如叶如花千万斛。
一样歌衫舞袖,偏宜小小排当。几缕红丝烦月老,倩伊暗里牵将。
莫笑形骸槁木,居然优孟冠裳。
对对鱼龙曼衍,声声箫管悠扬。锦幔低垂看不尽,消磨半角斜阳。
为语郭郎鲍老,大家傀儡登场。
龟鼎龙蛇岁,貂珰虺蜮俦。奸能迷鹿马,心肯混铃驺。
稂莠真非类,沟涔止下流。初为中谒者,旋典大长秋。
保母黄罗服,监奴绿臂鞲。高明侯览宅,臲卼李膺舟。
遂丧澄清志,谁怜草莽忧。艰危逢夏馥,仓卒问朱游。
北寺关三木,西园拜五侯。刊章收月旦,投匦犯星邮。
钩党秋茶似,爰书夏日侔。瞰人韩凤惯,阶乱竖刁优。
左仗无甘露,南牙有败莸。刀锤凭颊舌,搒楚代虔刘。
桎梏甘陵学,锒铛楚国囚。摧残登鬼录,殄瘁尽人谋。
笑看三台坼,心甘万姓仇。不知百年后,何意一抔留。
马鬣西山麓,龟趺大道周。胡为乱胜国,竟得首高丘。
白日张星耀,青春御史游。乃心存义愤,抗志见风猷。
伐恶追千劫,诛奸到九幽。丰碑立掊击,狐冢旋锄耰。
骨朽犹堪戮,魂飘不敢啾。当年六君子,一笑掷吴钩。
芦台七月足秋水,一望苍茫烟波里。卫河北来势欲吞,滹沱东下疾如矢。
汪洋千顷静不风,瞬息惊涛百丈起。渔人不敢试舟航,千夫万夫立水涘。
皇皇蚁穴忧其崩,高岸重堤未足恃。嗟我无能分民忧,几回欲与河伯死。
却意河伯岂无灵,杀时犉牡修禋祀。侵晚水势若为消,我士我民沾沾喜。
忆昔当初二月春,土功百里若云屯。畚锸仓皇务农废,移家仍复住河滨。
堤筑何止千万丈,胼胝何止数十旬。富人仆赁或哿矣,伤哉零丁此孤贫。
籴得城中数升米,幼妇稚儿共采薪。糟糠不厌强赴役,稍息犹恐督吏嗔。
五月六月工方歇,遥看凹面堤嶙峋。准拟中流今砥柱,何来大水又浸沦。
以我修兮以我守,胡为频频苦我民。嗟此小邑屡荒旱,更有冠盖如飞翰。
同行奔走孑无遗,况复迢迢一河岸。至如僻地客少过,小民从容里田畔。
卒岁不闻力役征,生平不识水揽漫。祈寒暑雨仍咨嗟,起向官府坐长叹。
我民何独生水乡,行役修堤曾不惮。数十年来此邑疲,里闬萧条半逃窜。
有如偏累苦不休,谁不星星各解散。呜呼天地生人各一方,不须冲疲苦较量。
我闻卫河东岸去,下海曾不百里强。水没田舍固难当,水归大海亦其常。
安得排决令东注,年年不复此堤防。
山形如醉翁,佝偻欲颠仆。云林意蒙密,水石气局蹙。
严霜飞不到,青翠豁人目。硕果缀余柑,小红亚天竹。
涧底数枝梅,横斜过石屋。冻蕊参差开,含春媚幽独。
到此坐忘疲,欲往意还复。乃知草木心,舒荣在岩谷。
我欲结茅庵,餐霞友麋鹿。
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
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
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
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
长安有客思山桂,挂席秋风潞河汭。边城一雁正高飞,爽气澄霞雨新霁。
忆昨承恩衣绣衣,太仓充溢鼠雀稀。六军白粲满区釜,君王玉馔有光辉。
左省高资重廷阙,特简清秩班卿月。入告我后尽嘉谋,退食委蛇无请谒。
江上云山梦里来,知君肝胆几徘徊。金樽满酌不辞醉,茫然清兴使人哀。
君不见八公仙去空山色,濡须之水流不息。功成方可拂衣去,莫到淮南忘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