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一片西江云月,千酒常照梧宫。越来溪畔酒城东。
往事凄凉如梦。
转盼五湖代长,当酒三策偏工。怒潮白马哭英雄。
穿胁犹持文种。
嘉蔬擢根苗,濯濯在平壤。甘苦各天性,宁期君子赏。
醢人司四豆,菹以事宾飨。辛咸适所宜,调剂具分两。
深藏闭风日,揉择劳指掌。经时色尚青,生意犹可想。
方兹饫醇醲,所贵在萧爽。徐徐入齿牙,历历有清响。
山珍与海错,对之皆敞罔。真味异五滋,逸韵殊豪上。
顿令酣醉人,当杯能倔强。贫居五十年,饮食多卤莽。
黄齑日所亲,荼蓼心所奖。岂知鼎俎间,非独口腹养。
凡物尽其材,用之斯不枉。农经极草木,修制存畴曩。
姬公作周礼,纤悉固有仿。七菹与三臡,供之惟用盎。
得名自古来,赋咏从吾党。
九陌朱轮华毂,五陵骏马轻裘。眼底蜉蝣楚楚,枕中蝴蝶悠悠。
使台凝绩大河东,荣圃更临辅镇雄。鸾省要资虽锡命,牺图清职未推公。
满天秋色增诗骨,一路欢谣入岁丰。会取朝家精选意,陪京今是汉扶风。
二客当时共泊舟,何人清夜独垂钩。刘郎爵土方诸将,严子生涯老一裘。
万里关河空怅望,百年江海尽嬉游。而今岂但忘机甚,也得头颅似白沤。
深丛蹲孤罴,冷面寒于铁。百寮仰丰采,重臣亦心折。
谏牍心写藏,钦公有施设。延陵吾故人,捐躯事何烈。
廷议悯孤忠,公为表其节。抔土傍惠陵,千秋埋碧血。
言念平生欢,五哀为郁结。贱子田间来,颇亦耻干谒。
华筵获良觏,形神为愉悦。杯酒话名山,神往水云壑。
冻鼓起岩城,惜此仓皇别。